现代快报+ 2023-11-13
高淳民歌走进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高宣 记者 徐苏宁)11 月 10 日 -12 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高淳音舞协会民歌团队受邀参加会议,在工作坊 " 家乡的歌 " 专场为与会专家学者及民歌爱好者们表演了高淳民歌《高淳秧歌》,精彩的表演获得现场阵阵掌声。高淳民歌研究学者郭燕龙作了高淳民歌相关宣讲汇报。

此次活动所表演的《高淳秧歌》于近日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评,跻身全国前十,这是江苏省唯一代表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民歌之一。《高淳秧歌》是根据高淳民歌《五月栽秧》以及田歌、劳动号子等旋律进一步改编而成," 村村栽秧忙又忙,十八个哥哥来挑秧 "…… 这首民歌集歌唱与舞蹈为一体,充分展现了高淳民歌的特点、风格和韵味。《高淳秧歌》一经推出,就受到各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以及许多观众的喜爱,曾获南京市委宣传部重点推荐文艺项目、南京市第九届 " 五个一工程 " 奖,江浙皖秧歌号子邀请赛二等奖,长三角 " 巴城杯 " 民歌邀请赛 " 最佳传承奖 " 等众多奖项。

高淳民歌源远流长,曲调丰富、内容广泛,有田歌、牧歌、劳动号子、春歌等九类。高淳民歌在演唱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在广袤的田野里,劳动之余引吭高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村头稻场上,山歌阵阵,笑语声声,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新春佳节," 送春 " 歌手走村串户,给人们送去美好的祝愿和幸福的憧憬。大量高淳民歌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高淳传统的民风民俗。

自古以来,高淳就有 " 出门山歌进门戏 " 的习俗,为了高淳民歌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高淳区音舞协会一直以发扬地方文化为己任,现已发展 130 余名会员,打造了一支适应社会需求、能进行全方位音乐服务的精兵队伍。协会创作了《高淳秧歌》《情满慢城》《慢城故事》等一批高质量民歌文化艺术作品,出版书籍《高淳民歌》,通过创新和传承,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