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高频举办定制化、" 小而精 " 的招聘会,暖心护航新就业群体,1-10 月南京城镇新增就业近 20 万人,"15 分钟人社服务圈 " 基本建成 ……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人社局获悉,市人社部门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托起稳稳的民生幸福。
优化实施
" 宁聚 " 计划让就业有 " 门 " 创业有 " 台 "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 " 黄金期 ",如何帮助青年大学生们稳稳当当地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毕业生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南京用不断优化的 " 宁聚 " 计划作答。南京市人社部门在筹岗拓岗上多方联动,通过微信小程序面向在宁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需求调查,并根据对应的人岗匹配需求,累计推送匹配岗位 18.87 万个次。
△ 2023 年 9 月 21 日,第十一届 " 赢在南京 " 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现场
近年来,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元宇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迅速发展,带给大学生们更多选择的方向。针对这些新兴需求,南京市人社部门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出的定制化、" 小而精 " 的招聘会让求职者们倍感暖心。比如今年 4 月 25 日,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推出 " 元宇宙 " 行业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不仅有网络招聘会,还设置了直播带岗,54 家用人单位提供 428 个招聘职位、近千个就业岗位。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加持下,近年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7% 以上。今年 1-10 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19.72 万人。
新领域、新业态也给了年轻人将创意变现,让梦想实现的机遇。就业有 " 门 ",创业有 " 台 ",南京聚焦青年大学生等重点群体,构建多要素、全流程创业扶持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全市共认定备案创业孵化基地、大创园等 120 家。给 " 创客 " 们 " 保姆式 " 的支持,南京帮助他们找政策、找场地、找资金、找辅导、找合作服务渠道,同时还拿出真金白银。
据了解,今年 1-10 月,全市培育自主创业者 2.93 万人,其中扶持大学生创业 6857 人,遴选优秀大创项目 124 个、资助金额 1790 万元(含股权投资)。
" 我们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始终保持就业大局稳定向好,以不到全省 1/9 的常住人口规模,贡献了占全省 1/6 强的年城镇新增就业量,牢牢守住了就业这一民生基本盘。"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介绍。
拓宽渠道
引进来、走出去竭诚招揽四海英才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的第一资源。南京一直把人才当作 " 最想留住的幸运 ",用广纳贤才的满满诚意,向全球人才发出邀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年来 " 宁聚力 " 不断彰显。刘莅透露,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市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 6.4 万人,新增 5904 人,同比增长 13.04%,留学人员新增数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招揽英才的一大平台——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今年已办到第十五届。本届大会共吸引逾 3000 人现场参会,涉及集成电路、软件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网上虚拟展厅关注逾 10 万人次,海内外人才对接交流超 1700 人次,已有 200 多个创新创业项目达成落户或合作意向、逾百名博士达成进站或初步合作意向、300 余名高层次人才达成 " 金陵金领 " 岗位猎聘入职意向。
△ 2023 年 10 月 19 日 -21 日," 魅力南京 " 北京地区高校招聘推介活动举行
不仅引进来,南京还主动走出去招揽贤才。10 月 19 日— 21 日,由南京市人社局组织的 " 魅力南京 " 北大、清华校园招聘会暨北京地区高校招聘推介活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连办四场,44 家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拿出 2260 个精选优质岗位,让人才感受到 " 有宁才更好 " 的热情邀约。
△ 2023 年 10 月 19 日 -21 日," 魅力南京 " 北京地区高校招聘推介活动举行
博士后人才是高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创新创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博士后为科技创新发挥更多 " 光 " 和 " 热 ",目前南京地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14 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10 家、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51 家。截至今年 10 月底,南京有 119 名博士后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有 79 名博士后获得市博士后在站资助 395 万元。
暖心护航
创新探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
近年来,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等为代表的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数量逐年增多,他们已成为服务千家万户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此同时,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越发突出。
△ 2022 年 9 月 29 日,南京市举办第一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24 名外卖骑手获得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南京创新探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 我们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出台《关于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的指导意见(试行)》,先行先试依法规范管理;成立首家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联合会,以及快递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健全组织基础。" 刘莅介绍,还 " 第一时间 " 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积极推进落实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 50.44 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今年 1-10 月累计受理 2138 件职业伤害认定申请,待遇支付 2432.77 万元。
△ 2023 年 7 月 28 日,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正式运营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后,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部分劳动者在发生劳动纠纷后,往往面临着种种困惑,对依法维权望而却步。今年,南京建成市、区两级 14 个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实现法律咨询援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调处,在劳动争议进入法院诉讼程序之前就通过联合调处化解了近半案件量。这一经验做法被人社部在全国推广示范。
数字赋能
"15 分钟人社服务圈 " 基本建成
深入推进人社服务 " 就近办 ",努力打通服务群众 " 最后一公里 ",南京人社部门合理利用银行资源,将 20 余项人社自助业务、40 余项人社柜面服务下沉至 800 余家合作银行网点的自助服务设备和银行柜面,更多的服务对象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人社柜面服务和自助服务。"15 分钟人社服务圈 " 基本建成。
△ "15 分钟人社服务圈 " 建成后,实现人社服务 " 就近办 "" 网上办 "" 不见面 " 办理
人社业务办理网点越来越多,怎么才能找到距离最近的那一个?据了解,南京市构建了全市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登录 " 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打开地图,2600 个服务网点由近及远排列显示,点击最近的点就可以实现一键精准导航。而且,地图还上传了办事指南、办理流程、附件表单等,方便用户提前准备办事材料。以智能化、精准化手段推动,让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向就近办一回、办成不用跑转变。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南京人社部门还全力推动人社服务 " 不见面 " 办理,充分依托省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江苏智慧人社、" 我的南京 "App 等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市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的网办率现已达 96%。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推动更多人社高频服务事项下沉更多合作银行网点,不断完善以人社自助经办服务为主体、基层平台和合作银行等经办服务为补充的 " 一干多支 " 网点化服务格局,充分发挥 "1+1>2" 的聚合效应。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苏宁
(南京市人社局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