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11-13
重大发现!它的名字叫“守护黔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贵州恐龙研究取得重大发现!记者近日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我国第一份英文版自然科学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发现早侏罗世 ( 距今约 1.9 亿年前 ) 特异埋藏的恐龙化石群,并根据研究成果建立一新属种—— " 守护黔龙 "。

该研究成果由贵州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完成。

发现了什么?

该恐龙化石群发现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 50 枚。部分恐龙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且保存了较完整的恐龙蛋壳结构。

最早的恐龙蛋大吗?

根据化石研究分析,贵州平坝恐龙生活在约 1.9 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植食性蜥脚型类恐龙。

研究发现,最早的恐龙蛋相对较小,是椭圆形以及具有薄的钙质层的革质蛋壳。在向鸟类演化过程中,蛋相对增大,蛋形逐渐延长,蛋壳加厚,逐渐转化为硬壳蛋,蛋形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兽脚类演化的早期。

什么叫 " 守护黔龙 "?

值得关注的是,平坝恐龙保存有较完整的头骨和头后骨骼材料,具有不同于其他蜥脚型类恐龙的独有特征组合。同时,恐龙成体、亚成体、蛋窝和胚胎等化石共存一地。对此,研究人员建立起新属种——守护黔龙 ( Qianlong shouhu ) 。

属名 " 黔龙 " 表明这种恐龙发现于贵州地区," 守护 " 则是体现了成年恐龙与蛋窝关联保存的现象,暗示了该种恐龙可能具有照顾后代的行为。

根据保存的材料估算," 守护黔龙 " 长 6 米以上,体重达 1 吨。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在前人的基础上,收集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 210 个类群,建立迄今最大的爬行动物蛋演化数据库,揭示众多早期恐龙行为方式,包括集群繁殖、同步孵化和行走姿态转化等。

来源 动静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博物馆 王欣 中国地质大学 数据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