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公交集团联合无锡市二院推出的三条免费 " 健康专线 " 正式开通,往返于新吴区坊前、惠山区玉祁、锡山区锡北与市二院南、北院区,为就诊群众提供便利,打通市民就医 " 最后一公里 "。
自 2017 年以来,市公交集团已与医院、学校、社区等 " 牵手 " 合作,开通数百条公交定制专线。它们的运营效果究竟如何?又会为公交未来发展带来啥变化?带着问题,禧宝前往无锡公交探寻答案。
专线满意率几近 100%
01
凭借直达、快捷等优点," 健康专线 " 成为近期定制公交中当之无愧的 " 顶流 "。" 搭首班车直达医院,恰好赶上开诊时间,一点都不耽误。" 家住惠山区玉祁街道的陈老伯告诉禧宝,以前去二院要辗转两班公交," 身体也吃不消 ",专线开通后节约了近半小时车程。
这样的好评并非个例:特地比地铁晚 3 分钟的微巴 9 号线、能让 " 上班族 " 多睡 15 分钟的微巴 18 号线,为 " 上班族 " 争分夺秒;" 点对点、门对门 "、一站式直达的 " 护学微巴 " 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 …… 无锡公交的工作人员告诉禧宝,每条定制专线都是 " 一句句问出来、一步步走出来 " 的,因此在 " 满月回访 " 时,专线满意率都近 100%。
▲护学微巴
采访当天,相关工作人员正为开辟新的定制专线进行实地调研。
" 堰裕路南侧堰桥高级中学在建,后期可以考虑在这里增线。"" 高中住宿较多,旁边初中对于定制线路需求可能较高,需要做个问卷调查。" 工作人员边走边分析乘客的出行特征,以便确定定制专线的服务区域和目的地。
据了解,每次定制公交新线 " 开拓 " 前,都会通过在社区、学校群内发放问卷,在临近地铁站内设点咨询等方式,了解市民的出行需求、习惯和偏好。同时,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公交站点等要素,设计合理的线路走向,来安排班次和发车时间。
今年以来,无锡公交集团推出 84 条通勤专线、8 条就医专线、12 条求学专线,共计开通定制专线 104 条,同比增长 10%。值得一提的是,微巴 18 号线仅早晚高峰各营运两小时,日均载客量就达 1000 人次。
公交遭遇的 " 冷 " 与 " 热 "
02
赏樱专线、无锡太湖音乐节专线、马山女神跑专线 …… 在传统公交客流量下滑的同时,今年不少公交定制专线却 " 火 " 出了圈。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线路 " 爆火 " 的主要原因,在于满足了乘客个性化的需求。
近年来,公众出行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公交车客流下滑,成为公交转型期 " 成长的烦恼 "。公交行业要创新,离不开百姓出行需求的引导。
在交通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不定时、不定线、不定点的定制公交服务,更能适应百姓出行新习惯、新变化。
"10 月以来已有多人咨询。" 无锡公交集团定制中心副主任张超最近发现,考虑将定制双层巴士作为婚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印象最深的是 10 月 4 日结婚的李先生。这对新人在婚礼前就用横幅、花球等对车厢内进行了内饰改造,同时定制了接亲、拍照等专属线路。" 婚礼当天他直夸定制的双层巴士‘吸睛又拉风,婚礼氛围感拉满’。他发的朋友圈,有近一半是在敞篷双层巴士上拍的,不少人评论问他怎么定制双层巴士婚车。"
除了满足乘客个性化表达需求外,以 " 短、平、快 " 为特点的定制公交正日益成为传统公交 " 长线 " 运营模式的补充,填补传统公交 " 空白区 ",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 通勤微巴 "" 护学微巴 " 等逐渐成为乘客出行 " 新日常 "。
定制公交如何 " 叫好又叫座 "?
03
在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公交如何推陈出新、既叫好又叫座?刚 " 满月 " 的动态公交,可以说是定制公交的 " 网约 " 版,也是无锡公交在深思熟虑后交出的未来发展 " 答卷 "。
" 互联网 + 公交 " 的网上预约运营模式,试运行期间就 " 吸粉 " 无数,其中,一位忠实粉丝一个月内下单达 35 次。
近期推出的 " 两人同行,一人免单 "、" 双十一 " 当天免费乘坐、随机立减券、免单等活动,更让 " 动态公交 " 成为市民出行 " 新宠 "。
打开动态公交调度中心管理后台可以发现,如今的惠山区、经开区各 10 平方千米区域内,代表站点的 " 小绿点 " 覆盖全域,投运的动态公交接单状态实时更新。
凤翔分公司营服科科长邹晓冬总会利用空闲时间,琢磨下单高峰期、高频地点以及后台接单规律,思考动态公交如何优化。
据后台数据,目前动态公交的使用群体中约 30% 为需要地铁站接驳的 " 上班族 ",约 20% 使用者在惠山万达等商业综合体下单,前往省锡中、省锡实一小等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占比约 15%。
" 结合平峰、高峰期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安排营运车辆数量及时刻表。" 邹晓冬说。
后台数据记录了动态公交的广受欢迎,也引发 " 公交人 " 对未来的思考:如何通过数据统计,合理增设虚拟站点,让乘客 " 推门即进站 "?
如何优化平台算法,规划动态公交最佳接单路线,让 " 数据多跑路、乘客少跑腿 "?" 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数字科技手段是大势所趋,未来公交将更多集成于‘云’上,探索众筹线路等线上新产品。" 业内人士充满憧憬。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