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14
盐城响水160余万尾鱼苗放生黄海,检察官:修复海洋生态资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于政 记者 姜振军)11 月 14 日,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渔政码头,在办案检察官的见证下,工作人员将一袋袋花鲈鱼、半滑舌鳎等水产苗种装上渔政执法船、艇,运往灌河口外的黄海海域,160 余万尾鱼苗随之流入黄海。

△通讯员供图

当日上午 8 时 30 分许,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一袋袋鱼苗搬运到放流船上,大家在岸边认真查看鱼苗情况,逐项确认准备工作。在响水县检察院的监督下,生态修复专家、县农业农村局、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司法局等部门与 " 益心为公 " 志愿者乘船到海上进行放流。

经过一个多小时,160 余万尾花鲈鱼和半滑舌鳎鱼苗奔涌入海,进入海洋生态循环中。" 这是我们首次在海上举办增殖放流仪式,让社会各界共同见证,鱼苗入海,公益保护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据介绍,这 160 余万尾鱼苗价值 218 余万元,费用全部由公益诉讼被告人承担。

" 非法捕捞案件,主要以恢复性司法为主,起诉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恢复被破坏的海洋生态。" 在增殖放流仪式上,响水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富金表示,希望海洋部门和渔业执法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协作,严厉打击海上非法捕捞行为,向社会各界展示惩治涉渔违法犯罪的决心和信心,共同维护海洋生态,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响水县检察院和响水县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打击非法捕捞犯罪的合力。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姜玮介绍说:" 通过对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使当地渔民认识到海洋渔业资源修复费用非常高,严厉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切实推动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修复。"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蒋文嘉)

相关标签

海域 检察院 检察官 志愿者 盐城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