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本中窥见生活点滴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文魅力
……
贵阳一学校不单注重学生的成绩
更强调培养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
引领着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便是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他们的教研活动形式新、惊喜多
同一篇课文在小初高的课堂
擦出了精彩的教学火花
一起去感受吧!
在语文课本中窥见生活点滴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漫步于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随处可见富有生活气息的语文 " 课堂 "。
老师将古诗与生活结合,娓娓道来背后的历史故事,同学们展开想象并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在 " 接地气 " 的课堂,语文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绿草如茵的草坪上,一群学生围成一圈正排练话剧,他们用语言和动作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学校的图书馆宽敞明亮,整齐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同学们全神贯注地阅读,书籍打开了他们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 ……
其实,这仅仅是该校 "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 理念的缩影之一。
近日,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贵安校区的正谊讲堂,一场跨学段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 "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 语文学科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着,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初中、附属高中以及贵安新区相关学校的 200 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观摩、学习、交流。
活动现场
据了解,该活动由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和贵安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是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跨学段融合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幼小初高衔接的有效路径,积累课程和教学内容衔接、学生贯通培养和学制改革方面的经验,紧跟课程改革的时代步伐,实现学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分为教学理论观念提升、教学技能展示、专家评课三个环节,当天的活动邀请了有着 30 年 " 语文教学生活化 " 专题实践研究经验的专家董旭午,他带来了《守本务 为正业 立真人——我所坚守的 " 五项基本原则 "》专题讲座。
董旭午进行专题讲座
" 老师们,‘生活化语文教学’是一种坚守,要坚守住语文性,坚守住教好语文与立好真人相结合的初心 ……" 董旭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剖析当下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
"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成绩。" 董旭午表示,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观摩教师认真听讲
" 董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场观摩、交流的老师们对董老师的观点纷纷表示赞同。
活动现场
教学技能展示环节,来自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初中、附属高中的三名语文教师以部编本小学五年级的课文《手指》为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展示课教学。
教学技能展示现场
李爽老师带来了基础教学篇目《手指》的展示课,课堂上她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稚嫩童声让在场观课的老师瞬间回到难忘的童年;于珈歆老师的《写人要有特点》从课文的阅读教学延展到写作教学,由浅入深,条理清晰;胡丹凤老师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赏析丰子恺散文的 " 趣味 "》,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导入,进行三篇文章联读教学,带领学生多角度解读,充分展现了高中课堂的人文性。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们的出色表现,赢得观摩教师认可,台下掌声不断。
专家点评
现场观摩教师交流发言
三节展示课后,教师代表进行了说课,紧接着专家们对三堂课进行全面点评,鼓励教师们继续发扬教学优点、改进教学缺点。
一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坚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魅力,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思维得到了拓宽,情感得到了丰富。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学技能,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得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学资源得到整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注:本文部分图片由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供
编辑 陈亚 / 审核 鲜晓荻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