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终也,万物收藏。进入冬天后,江苏人对饮食尤为讲究。泰州要喝比 " 穿毛裤还暖和 " 的羊肉汤、盐城有驱寒的芋头羹、苏州有一年酿一次的冬酿酒、无锡有热气腾腾的软糯糕团,还有下饭的腌酸菜、萝卜干、椒子酱 …… 你的冬天,是从什么美味开始的呢?
江苏多地驱寒美食,比毛裤还管用
寒冬来临,泰州大街小巷的羊肉馆忙碌起来。一勺奶白色的浓汤浇在海碗里片好的羊肉上,翻滚的热汤旋起葱花和香菜末,再添上一小勺特制的辣椒羊油,鲜香顿时扑鼻,喝一碗美味的羊肉汤,浑身暖和起来,泰州人常戏称喝碗羊肉汤比穿秋裤还管用。
烧、炒、蒸、煎、煮、卤 …… 在泰州,羊的烧法多样,其中更以刁铺全羊席作为知名。刁铺人用独特工艺克服羊膻味,并将羊身上的宝贝做成一桌美味盛宴,令食客们大快朵颐,欲罢不能。
△芋头羹 记者摄
每年到了秋冬季节,有一道家常菜会出现在盐城人的餐桌上,那就是芋头羹。芋头羹清香软糯,口感细腻,还有 " 遇好人 " 的寓意,来上一碗,驱走冬日的严寒,温暖众人的身心。芋头羹怎么做呢?一般选用龙香芋,去皮切成小丁块,放适量的菜油或脂油进行煸炒,待煸至表面金黄,再将豆腐切块、生姜切末,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烧开,出锅前撒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不失为一道颜值口感俱佳的美味佳肴。如今,还有了芋头羹升级版。有些家庭做这道菜,除了放上述食材外,还会加入鸡蛋皮、黑木耳、肉丝等,快出锅的时候,加入淀粉调成的勾芡汁,这样做出来的芋头羹更加浓稠滑糯、鲜美可口。
苏州人的冬味,从一杯细腻温润的桂花冬酿酒开始。清冽甘甜的冬酿酒,凝聚了千百年来苏州人精巧的生活智慧。苏州人冬至夜要祭祖聚餐,老苏州常说,有钱吃一夜,无钱冻一夜,意思就是冬至要是不喝冬酿酒是要挨一整夜冻的,喝冬酿酒是为了讨个好口彩。
桂花冬酿酒是苏州特有的冬令佳酿,原本叫 " 冬阳酒 " 或 " 东阳酒 ",因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以糯米为主料的冬酿酒一年只酿一次。十月投料后,经两个月的发酵,再掺入糖桂花而成。冬酿酒酒精度低,一般在 5 度以下,味微甜,酒中掺有细小的桂花花瓣,开瓶后散发出馥郁的桂花芬芳,口感新鲜清冽。冬酿酒一般每年只在冬至前两个星期左右上市,卖到冬至夜为止。每年一开售,很多苏州市民都会自带瓶罐前来零拷,周末人多时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也不奇怪。
冬至吃团子,团团圆圆,过年吃年糕,步步高升。
△无锡糕团
糕团对无锡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无锡人吃的团子,不是单纯的糯米甜汤圆,而是有着丰富的馅儿料,比如:鲜肉馅、芝麻馅、笋干馅、豆沙 …… 这几年,更是有肉松榴莲馅、咸蛋黄肉松馅等网红款式馅料的加入。无锡人吃的年糕,有各种口味,有黄色的南瓜口味、翠绿的麦汁口味等,在冬天,吃上一口现蒸的糕团,绝对是满满的幸福。
下饭菜: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 "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意思就是说家家户户在小雪节气的时候腌菜、在大雪节气的时候腌肉,为越冬做好充分的储备。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渐渐地就能看见路边、晾衣绳上、阳台上晾起巨大的青菜,不少家庭会腌制雪里蕻。
等过了小雪节气,气温进一步降低,腌肉和灌香肠就要着手准备了。腌肉不止局限于猪肉,鸡鸭鹅、鱼都可腌制。现在不少菜场里都可以代灌香肠,每斤肉收取几元加工费,等到大雪节气就可以全家一起品尝新鲜的腌货了。
而进入冬至后,南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鸡汤和豆腐。南京民俗文化中,有吃 " 小葱炖豆腐 "" 青菜豆腐 " 保平安的风俗习惯。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正到了制作萝卜干的季节。在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腌制萝卜干。萝卜干是常州特产之一,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闸街道供图
从明代开始,新闸萝卜干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红萝卜种植、腌制体系。代代相传的 16 道制作工序,保证了新闸萝卜干的纯正口味。新闸萝卜干从落种、收割、清洗,开片、粗腌、晾晒到配料,入瓦缸腌制,再翻 3 到 5 次缸,正常情况下一批萝卜干要 90 多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冬季里,新鲜腌制的萝卜干成为龙城百姓桌上最寻常不过的下饭小菜。弄几片自腌萝卜干搭搭白粥," 嘎啦嘣脆 " 的声音是常州人一天生活的开始;切一点萝卜干丁炒饭,回味无穷的香味,更让人懂得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椒子酱是徐州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菜之一,也是冬天当地人家家必点的菜肴之一。此菜既可当饭,也可下菜。口味独特百吃不厌。是徐州家庭每年都必吃的一道菜。椒子酱一般选用徐州本地白萝卜 、花生米、猪五花肉 、豆腐干和黄豆作为食材料。先把豆豉酱 、甜面酱 、蚝油 一起熬制炸酱 ,然后放水,沸腾后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入 ,炖 30-40 分钟即可完成。当地人更爱将椒子酱搭配米饭一起。
天气寒冷,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要说淮安热气腾腾的砂锅里飘出的诱人香气,一定有酸菜炖豆腐、酸菜烧羊肉。
△腌酸菜
刚入冬,淮安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腌酸菜,和东北的大白菜不同,淮安人的原料用的更多的是长梗青菜,将已晾晒三五日的菜洗净放到开水里烫一下,再放到清水里漂洗冷却,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酸菜缸里,码得越实越好,码一层青菜加一把盐,最后严严地遮盖起来。等个 20 多天,就可以吃到酸爽可口的酸菜了。
有颜值有 " 内涵 ",这些 " 逢菜配 " 营养丰富
入冬了,南通百姓餐桌上将出现独特的美食黑塌菜。
△如皋黑塌菜 图片来源:如皋发布
这是南通如皋的地方特产,又叫如皋塌棵菜、趴趴菜。清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 年)编修的《如皋县志》中有记载:" 九月下种,十月分畦,冬后经霜更酥软,邑人呼为塌棵菜。初春嫩薹蔬茹皆胜,四月收子榨油,香美不亚麻油。" 这描述的就是黑塌菜。这种蔬菜不但 " 颜值 " 颇高,营养也非常丰富。经历过霜冻 " 考验 " 过的黑塌菜,味道甜美,口感柔嫩。可炒食、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
△过寒菜
海州过寒菜是一种越冬蔬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仅分布于海州古城大约 3km² 的狭小范围内。民间栽培已有 300 年历史。过寒菜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 C、胡萝卜素和铁、磷等矿质元素。过寒菜烹制方法很多,最传统的吃法当属清炒,或焯水后放入糖、盐、醋、芝麻油和海米凉拌,味道极其鲜美。过寒菜还可以烧肉和烧汤,用过寒菜和虾皮做馅包饺子,入口绵鲜微辣、苦中带甘、菜香飘溢,让人口齿留芳、回味无穷。由于过寒菜性微苦、味凉,在中医上有清火消炎、清肠化淤、解毒之功效,在民间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有独特疗效。
△核桃乌菜
同样 " 逢菜配 " 的还有扬州核桃乌,这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蔬菜,每年只有到了秋冬才会上市,是扬州宝应地域性特色农产品。核桃乌菜,又称乌菜、黑菜,因颜色深绿近黑色、叶面皱褶似核桃而得名,经过霜打的核桃乌口感尤佳,吃起来柔软而清香微甜,这些特点使得它在食用上非常受欢迎,成为扬州当地冬天的一道美食。核桃乌菜的吃法有很多种,在当地也被称为 " 逢菜配 ",可以单独烧汤,也可以和猪肉、牛肉、咸肉一起烧,也可以和蘑菇、笋片一起爆炒,甚至可以跟锅巴一起烧烧做早饭。2012 年,核桃乌菜获批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说来也奇怪,出了宝应地界,核桃乌菜就长不成核桃乌了。哪怕是到了一河之隔的高邮界首镇,也种不出宝应的口感。这种青菜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并且越来越受到外地消费者的青睐。
通讯员 刘昊宇 陈荣 王弘烨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子璇 顾潇 王菲 毛晓华 郑阳 严君臣 张敏 陈敏 王晓宇 高达 卢河燕 / 文 赵杰 / 摄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校对 张静超 张红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