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11-22
《中国日报》国际版聚焦黔南抢抓新能源“风口”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1 月 22 日,《中国日报》旗舰版 15 版,国际版 10 版配图刊发《SW China ’ s Guizhou sets sights on booming NEV battery and materials industry(抢抓新能源 " 风口 ",贵州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关注近年来,黔南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新能源电池 " 风口 ",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推进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报道如下:

贵州省依托其丰富磷矿资源和工业基础,不断加强和挖掘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该省已建立了以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和贵阳国家高新区为代表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孕育了中伟新材料、安达科技等知名企业。数据显示,2020 年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为 120 亿元,在 2022 年跃升至 532 亿元,2023 年有望突破 1000 亿元。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该省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零突破。安达科技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推进传统基础磷化工向新能源材料生产制造的转型升级,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依托此转型,该公司获得国家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称号,意为技术有优势、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

" 我们 1996 年成立的时候叫安达磷化工,当时因为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小,面临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成为了最早摸索和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公司之一。" 安达科技董事长刘建波说。

安达科技获得的成绩是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安达科技主要从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销售,其产品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行业,是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企业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现已形成磷酸铁锂 15 万吨 / 年的生产规模,总资产近 55 亿元,净资产近 27 亿元。去年公司实现营收 65 亿元,利润 8.1 亿元。

"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竞争加剧,以及对提高工业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像安达科技这样的公司就有新的发展机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断发展投资和研究技术升级,着力打造特色的、创新的产品。" 刘建波说。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厂区沙盘

贵州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凭借其丰富磷矿资源和夯实工业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到此入驻。" 我们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废料能再生循环利用。"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少文说。

▲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 " 钛—磷—硫—铁 " 全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助力企业节能改造(2023 年 3 月 2 日摄) 李凡摄 / 本刊

在其他地方,磷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像硫酸等这种工业副产品很难处理,但在这里硫酸可以就地消化,陈少文补充道。

为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产业发展,贵州省财政出资 100 亿元设立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同时,统筹 10 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贵州 6 个重点产业园区、20 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省级层面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围绕磷、氟等相关领域努力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 中国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黄聪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新能源 贵州 中国日报 磷酸铁锂 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