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 UU 逛超市
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牙膏
都会陷入 " 选择恐惧症 "
" 剁手 " 几十、上百块的牙膏
觉得是消耗品," 肉疼 "
入个几块的又怕成分不好,刷不干净
最后,理智终究是败给了
" 一刷炫白 "、" 清新口气 "、" 敏感牙齿专用 "、" 防蛀修护 "、" 赶走牙龈出血 "、" 抑菌消炎 " ......
一条条夺眼球的 slogan
那么
这些功效到底是不是 " 智商税 "?
牙膏几块的和几十块的到底有啥不同?
牙膏到底该咋买?
牙膏不是药膏,不是越贵越好
牙膏种类虽然繁多,但根据成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普通清洁牙膏和功能性牙膏。
但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大同小异,基本功用都是辅助牙刷,清洁牙齿表面上堆积的软垢菌斑,且目前认可具有疗效的成分仅为氟化物及少数抗过敏成分。
这些成分当中最重要的是摩擦剂,它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牙齿的健康问题。
摩擦剂常见成分有碳酸钙、磷酸氢钙和水合硅石等,其中碳酸钙虽然清洁力度强,但会损害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多用于廉价牙膏。
而后两种成分更为温和,不易损害牙齿,质量更好更为安全,但牙膏的价格也会更贵。
至于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牙膏,大多数都是属于功能性牙膏,也就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某些特殊成分,而目前得到卫生部承认的仅有防龋、抗炎以及抗过敏三种。
但牙膏终究不是药膏,就算其内里含有的药物成分,也难以达到治疗浓度,仅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替代口腔治疗,有些更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因此,牙膏不是越贵越好,价位相差悬殊的牙膏产品在本质上并无显著差异。
如果牙齿健康情况较好,选择普通牙膏即可。如果发现口腔问题,还是应尽早去口腔医院,对症治疗。
谨慎选择含有这 3 种成分的牙膏
或存在致癌风险
❗❗❗
1
三氯生:
这是一种低毒性广谱抗菌剂,添加到牙膏内可减少牙菌斑、牙齿炎症产生。
但是该物质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功能,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甲状腺稳态被打破,诱发代谢紊乱、心脏毒性,乃至癌症发生。
2
二氧化钛: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接触二氧化钛的动物,有 40% 发生了肠粘膜癌前病变,该物质在人类身上也可能影响健康。
3
苯扎氯铵、氯二甲苯酚和苄索氯铵:
这些物质均为抗菌化合物,长期接触容易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对肠道健康不利。
8 个常见用牙膏习惯
该改改了
1、全家共用一只牙膏
一个人口腔疾病可能会通过牙膏口的接触而传染全家。
2、一种牙膏用到底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让口腔内的有害病菌产生耐用性,让牙膏失去正常的作用。建议定期更换牙膏的品类,多种混用。
3、牙膏挤满一条线
正常情况下,每次刷牙只需要豌豆大小即可,并不是牙膏挤得越多刷牙效果就越好。相反,牙膏挤得少更有助于去除牙齿污渍,延长牙刷的使用寿命(最重要是省钱)。
4、先蘸水再挤牙膏
刷牙之前不建议将牙刷蘸湿,这样做容易起泡,但并不能很好清洁牙齿。牙膏主要是让内里的清洁成分与牙齿摩擦起作用,蘸水后容易减少摩擦力。
5、盲目使用功能牙膏
没有口腔疾病、龋齿的人群,不建议盲目选择功能牙膏,盲目使用可能会给口腔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6、过分追求美白
美白牙膏主要是通过增强摩擦剂,以及添加过氧化物等弱酸性物质,达到美白效果。
如果产品质量有瑕疵,或使用不当,前者可能会造成牙齿的薄弱部位过度磨损,后者会对牙釉质有侵蚀,从而影响牙齿的坚固和使用寿命,并常伴有冷热酸痛敏感等症状。
7、平常好好刷牙就能护理,其他口腔管理不用做
由于口腔疾病大多是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人会选相应牙膏缓解症状,然而治标不治本。一旦症状严重,求医时往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因此,维护口腔健康不可依赖牙膏,建议半年一次洗牙和口腔检查。
8、买的牙膏牙刷价格 " 猛如虎 ",刷牙方式 " 二百五 "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选择牙膏时没必要选择价格太贵的,主要是看清内里的摩擦剂成分,以及是否含氯即可。一些有口腔问题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功能牙膏。
切记刷牙手法比刷牙工具更!重!要!目前公认最有效的就是 " 巴氏刷牙法 "。
来源 / 西安大兴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