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南朝石刻 " 搬 " 来临安,将长江美景数字化展现 ……11 月 23 日,第十七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上,南京展区围绕 " 数字南京 长江明珠 " 主题,集中展现了南京城市文化特征和文化数字化成果。
用数字技术讲好长江 " 新 " 故事
如何用数字技术更好地展示长江文化,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在南京展区,《长江春色图》互动体验,云游长江宝藏、长江国家公园数字云平台,以十足的科技感和 " 沉浸 +",交上了高分答卷。
" 也难怪李白的大部分作品都写在他游历长江的时候,原来长江的沿途景色这么美、人文历史这么厚重!"00 后观众蒋晓感叹道。在文都云数字科技公司的展位上,观众们点击着互动屏,在数字世界中欣赏了长江的风采。《长江春色图》大型长卷由江苏国画院创作,文都云数字科技公司通过数字化扫描、动态化呈现,并为各个点位地标增加创意互动内容。现场," 云游长江宝藏 " 项目运用精美图文、3D 模型、VR 全景多种方式,生动呈现江苏沿江八市 217 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南京段),基于长江南京段文化资源数据库,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规划布局,通过对南京文化资源数据的挖掘、梳理与分析,汇集了 600 多个南京长江文化地标,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资源展示平台,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 " 云上资源一张图 ",生动展现长江南京段的整体建设布局、全量文化资源、长江南京段八大文化内涵、长江主题文旅游览线路,涵盖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文旅融合等诸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诠释南京长江文化内涵。
以数字技术唤醒文化记忆
在展会现场,南朝石刻也被 " 搬 " 来了临安。借助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南京景达对散布在栖霞、江宁、句容、丹阳的 37 处六朝石刻进行数字化采集建模,赋予了石刻新的生命,让观众领略了 " 金陵帝王州 " 的风采。据工作人员介绍,观众们除了能在现场欣赏 8K 高精度的文物,还可以通过 " 手机里的博物馆 "VR 网上展览,实现随时随地线上参观。这不仅让观众能够更加便捷地参观文物,也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
当数字经济遇见文旅经济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展会现场,牛首山 " 数智牛首 " 数字化平台精彩亮相。该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依托,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通过云渲染、AR、AI、图计算、云计算、NLP 等技术打造元宇宙、知识图谱等场景,通过数字技术 " 活化 " 了牛首山的历史人文资源。一站式满足 " 吃、住、行、游、购、娱 " 的同时,又创新推出了东禅心旅、AR 云游打卡等数字化体验项目,让观众对牛首山的诗和远方 " 触手可及 "。
" 我走过时上面写的是‘来斯’,什么是‘来斯’?"" 这是南京话你很棒的意思!" 在擎动科技打造的 " 这里是南京 " 互动展上,南京人柯宝向杭州市民解释道。展位上,用光影投射的金黄银杏飘动在南京建筑群前,金陵古城的历史韵味和迷人秋色映入眼帘,每当有观众路过,墙面就会显示出南京特色方言,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南京非遗文化实力圈粉
南京展区还特别打造了文化非遗街区场景。" 这不是小时候穿的虎头鞋嘛,现在做得好精致!" 几位阿姨拿着虎头鞋爱不释手。据介绍,虎头鞋来自南京溧水的骆山村,这款老虎鞋融入纯手工纳底、缝合、刺绣等 18 道工序制作而成,无论是款式还是色彩都融入了现代服饰风格,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抹特别点缀。
朝颜金胸针、金箔画等文创产品美轮美奂,展示着金陵金箔的传承与创新;以竹为骨、以宣纸、丝绸为面的金陵折扇,是十足的 " 怀袖雅物 ";南朝四百八十寺系列文创产品将文学诗句形象化,吸引观众探寻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 这些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展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创意的南京城市形象,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南京地区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技艺,也让人们看到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与创新。
据了解,南京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 年上半年,南京 2041 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771.2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未来,南京将继续发挥创新、政策、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