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3-11-23
尼罗罗非鱼雌鱼为何能变成伪雄鱼? 山东农大教授破解“温度诱导鱼类性逆转之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11 月 22 日,自然指数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Biology)在线发表山东农业大学季相山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

经过 6 年的科研攻关,季相山教授团队找到了温度调控尼罗罗非鱼性别分化的 " 开关 ",揭示了 Kdm6bb 可变剪接介导调控高温诱导尼罗罗非鱼雌鱼性逆转的分子机制,在此研究基础上,其团队还申报了 " 一种培育高雄性尼罗罗非鱼的方法 " 的国家发明专利。

据了解,众多鱼类雌雄性生长速度差异巨大,建立生态环保的单性苗种培育方法一直是水产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尼罗罗非鱼性别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高温能诱导 XX 型尼罗罗非鱼雌鱼性逆转为生理型雄鱼(伪雄鱼),即其性别决定受遗传和温度的双重影响。科研人员利用该特性可以建立基于温度诱导的高雄性尼罗罗非鱼苗种培育方法,但关于温度诱导鱼类性逆转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这限制了其应用。此外,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温度能影响部分鱼类的性别分化,进而可能会影响自然水域中某些鱼类的种群性比,因此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季相山教授团队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尼罗罗非鱼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Kdm6bb 基因由于第 5 内含子的部分保留而发生可变剪接,产生两种转录本:tv1(不含第 5 内含子)和 tv2(含有第 5 内含子)。Kdm6bb 第 5 内含子的可变剪接在仔鱼期具有性别和组织偏向性,在性腺中的剪切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精巢中的剪切率显著高于卵巢,但性成熟后精巢和卵巢中的剪切率几乎完全相同,暗示了 Kdm6bb 的可变剪接在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季相山教授介绍,他们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温能快速地提高 XX 雌鱼中 Kdm6bb 第 5 内含子的剪切率,并导致 tv1 表达显著上调,达到 XY 雄鱼的水平;在检测的范围内温度与第 5 内含子的剪切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检测的各种处理中,仅温度能提高第 5 内含子的剪切率,其他处理对第 5 内含子的剪切率没有影响。因此科研人员推测,Kdm6bb 可能是高温诱导尼罗罗非鱼雌鱼性逆转中感受温度的关键信号分子。

经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科研人员发现,tv1 能通过特异性去除这 2 个基因启动子区的组蛋白甲基化而上调其表达,从而成功地开启了雄性通路,诱导了 XX 遗传型雌鱼性逆转为伪雄鱼。揭示 Kdm6bb 可变剪接介导调控高温诱导尼罗罗非鱼雌鱼性逆转的分子机制后,研究该机制在不同鱼类中的进化保守性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也能为推广应用基于温度诱导的单性苗种培育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 : 杨丽宁

通讯员 : 王静

编辑 : 乔雨晴

审核 : 王婷婷

相关标签

泰安 基因 生物学 科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