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24
一颗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被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3 年 11 月 22 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2023 WX1 和 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其中 2023 WX1 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为 0.0416 天文单位(6223360 千米),预估直径约 170 米,是一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PHA)。

具有" 潜在威胁 " 的小行星距离地球有多远?

11 月 18 日,近地小行星 2023 WX1 和 2023 WB2 均是首次被观测到,发现时的视亮度分别为 20.8 等和 21.0 等,视运动速度分别为 0.513 度 / 天和 1.006 度 / 天。累积了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后,2023 WX1 和 2023 WB2 的初轨已经确定,分别为 Apollo 和 Amor 型近地小行星。其中 2023 WX1 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为 0.0416 天文单位,预估直径约 170 米,是一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PHA)。

△近地小行星实测图像(方框中为近地小行星,2023 WX1)

△近地小行星 2023 WB2

地球自有生命诞生以来,共发生过 5 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多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因此,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被视为极小概率、极大危害的事件。天文学家对近地小天体执行目标监控,能够及早发现具有潜在威胁的天体。

近地小行星的威胁有多大,等级如何划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介绍,小行星对地球危害是有等级的,常用的是杜林指数和巴勒莫指数来分级。不过这两个目标目前的轨道看都还不能入级,也就是现在看还没有直接的威胁。

通常来说,潜在威胁天体是指直径大于等于 140 米,与地球距离小于 750 万千米的近地天体。科学家发现的潜在威胁天体有 2300 多个。个别小天体太过于接近地球,有可能在引力作用下进入地球大气层。平时大家看到的流星,就是小天体被地球引力吸引,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所形成的,如果燃烧后的残余落到地球上,就是陨石。

△ 冷湖观测站

" 墨子 " 重任:太阳系天体普查

今年 9 月 17 日,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正式投入观测,它一晚上可以采集近 6000 平方度天区的图像,三个晚上就能拍完整个北天区。

据悉,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双一流 " 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

△ 墨子巡天望远镜

太阳系天体普查是墨子巡天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首光后开展了太阳系小天体的测试巡天观测。作为目前全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已经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巡天能力,截至目前赵海斌领导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太阳系天体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的主带小行星,并实现了多颗近地小行星(如 2004 XO、2008 WY13)的重新发现,还有一批近地小行星候选体等待后随跟踪确认。

现代快报 + 记者 是钟寅 储希豪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