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南京都市圈交通专委会会议在南京召开。苏皖两省交通运输厅分管领导及南京都市圈 "8+2" 成员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作为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跨省都市圈,两年多来,圈内交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宗仁对发展成果进行了介绍。
△ 南京都市圈 "1+2+5"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示意图
坐高铁就像乘公交," 轨道上的都市圈 " 来了
宗仁介绍,两年多来,都市圈内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形成。随着今年 9 月沪宁沿江高铁通车运营,都市圈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2840 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近 1600 公里,面积密度分别约为长三角和全国的 1.3、5.6 倍。
目前,都市圈内还有沪渝蓉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铁路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南京北站计划明年上半年实质性开工。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南京、芜湖、滁州累计开通 17 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里程达 557 公里,约占长三角和全国的 1/5、1/15。
轨道交通的建设,让圈内人跨城通勤更加便捷。目前,圈内高快速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 100%。除淮安外,南京与都市圈各市基本实现高快速铁路 1 小时直达,高峰期南京与镇江、滁州往返频率均小于 10 分钟 / 班,除宣城外南京与都市圈各市往返频率均小于 20 分钟 / 班,基本形成公交化运行。" 一日生活圈 "" 一小时通勤圈 " 正加速形成。
都市圈已建成过江通道 19 处," 县县通高速 "
除了轨道交通,高快路网建设也取得了新突破。宗仁表示,截至 2022 年底,都市圈高速公路里程达 3346 公里,面积密度分别为长三角和全国的 1.1、2.8 倍。
高快路网的建设,让南京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都市圈内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 断头路 "" 瓶颈路 " 持续打通。目前都市圈已实现 " 县县通高速 ",省际高速公路接口数达 16 个。
跨江融合也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都市圈已建成过江通道 19 处,在建 7 处,密度为 22.7 公里 / 处,在长江下游航段处于前列。已建和在建通道中共有 6 处公铁两用过江大桥。
据介绍,自规划批复以来,都市圈内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新增 101、318 公里。截至 2022 年底,都市圈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 11 万公里,铁路、公路、航道的面积密度分别为全国的 2.8、2.6、8.1 倍。综合交通网络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下了高铁上飞机,"1+3" 机场体系逐步成型
宗仁介绍,南京都市圈拥有南京禄口机场、扬泰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芜宣机场 4 座民用运输机场,初步形成 "1+3" 机场群布局,面积密度 0.6 个 / 百平方公里,年旅客保障能力 4455 万人次,年货邮保障能力 92.8 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机场集疏运体系的构建将让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当前,仪征至禄口高速公路先导工程龙潭长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规划中的宁宣高铁、扬镇宁马城际、地铁 18 号线将直接接入禄口机场,与现有南京 S1 机场线共同构成多层次轨道集疏运体系。
2022 年都市圈机场客运航线联通全国 121 个城市,货运通航全国 31 个城市,4 个运输机场在国内机场客货运量排名均有所上升,国内国际航班航线加快恢复。
此外,在海江河联运方面,南京都市圈优势显著,通江达海的内河干线航道已成网畅联,内河航运能力大幅提升,都市圈内已拥有 5 个亿吨大港。
都市圈 " 同城 ",累计开通毗邻公交 50 余条
南京都市圈同城化运输服务不断优化。宗仁表示,两年多来,南京都市圈社保卡同城待遇取得重大进展,南京都市圈累计开通毗邻公交 50 余条,2022 年新开通溧水至溧阳、博望至南京等方向 4 条线路,建成慈湖高新区界碑枢纽公交站,极大便捷都市圈居民跨城出行。
同时,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构建。目前,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 10 类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 一网通办 " 成效显著。依托宁句线实施了国内首部针对跨市域轨道交通运营和执法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
根据《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城际 " 断头路 " 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畅通,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 1 小时通达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共同打造 " 畅达都市圈 ",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娜
(南京交通供图)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