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3 日至 25 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江苏展区参展作品精彩纷呈,成为热门打卡地。你见过南京版的 " 清明上河图 " 吗?紫砂陶艺也有电子身份证?大型重要场合使用的金银器是啥样的?快来本届版博会江苏展区寻找答案吧!
△ 《南都繁会图》
惊艳!《南都繁会图》展现明朝南京市井
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该馆以丝绸的全产业链优势为依托,以江南生活方式为语境,将丝绸行业发展历程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学术、科研创新的成果与公众分享。
此次参展的《南都繁会图》号称南京版 " 清明上河图 ",图中,变戏法的戏子、面露兴奋的孩童、辛勤劳作的渔夫,1000 多个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在街市上,明朝永乐年间的南京市井热闹非凡。100 余间商铺门口围着层层人群、田野间一片富饶之景、游船在秦淮河上运行,展现了当时南京城的繁华景象。
这幅画原作有 4 米长,眼前的作品以织锦的方式 1:1 缩小还原,图上画面依旧清晰可见。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耿奇介绍:"《南都繁会图》是我们这几年重点打造的 IP,图中如玄武湖泛舟、登中山等生活场景都在图中有所体现。我们把图中的元素单独拎出来做文创开发,受到不少人喜爱。"
△ 江苏卓易文化展位
独一无二的 " 身份证 ",数字化平台赋能紫砂版权发展
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卓易文化 ")展位摆放了许多精致的紫砂陶艺作品,有人正在询问这些作品的具体信息。该公司产品总监范俊拿出一张卡片,让他扫描上面的二维码,令人惊奇的是,页面上竟然出现了展位上一个紫砂壶的身份信息,作者、泥料、容量、壶型、版权号、发行价、发行时间 …… 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个名为 " 舒韵 " 紫砂壶的来头。
紫砂陶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紫砂非遗技艺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传统紫砂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是一道新的考题。
△ 舒韵
范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卓易文化探索开发版权数字化平台,利用版权保护和授权机制,推动匠人作品转化为版权产品,对紫砂版权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破题。他介绍,平台提供物理设备和专业技术,对艺术品的特征进行采集,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并建立紫砂区块链品牌联盟,将作品备案的信息记录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中,确保作品的版权归属和流转信息可追溯,通过作品登记备案的方式为每件作品生成唯一的身份证,并发放备案卡片,以确保作品在市场上的唯一性,避免了原创产品大量生产、仿造等弊端。
△ 温酒器
亮眼!美丽金银器绽放光彩
六边体温酒器、镂刻而成的点心盒、图案精致的餐盘 …… 江苏展区里,熠熠生辉的金银餐具让人眼前一亮。老手艺注入新活力,从一块块毫不起眼的青铜片开始,经技师们精湛的雕琢、焊接、抛光、电镀等程序制作而成的金银器以其别致的造型和精巧的图样收获众多喜爱。
进博会、世博会、G20 峰会、APEC 会议、亚欧峰会 …… 这些重要时刻,均有它的身影。张家港幸运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幸运金属 ")副总经理刘明飞介绍,近年来,幸运金属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目前已经与阿联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 20 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贸易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表示,希望可以让 " 金属抬凿錾刻技艺 " 这一项古老的东方技艺惠及沿线各国百姓。
现代快报 + 记者 丁梦莎 / 文 马晶晶 刘畅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