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树文 记者 李子璇)近日,淮安出生仅 22 天的文文(化名)吃奶时气喘,食量减少很多,还不停咳嗽,母亲见他没有精神,便带他前往医院就诊。吓人的是,文文心电图提示心室率 300 次 / 分,情况非常危险。
△文文心跳 通讯员供图
因摄胸片显示左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他以 " 新生儿肺炎 " 收住入 PICU 儿童重症监护室,诊断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ICU 医生接到心电图报告结果后完善血液检查,提示已存在心肌损伤及心力衰竭。患儿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医生迅速联系电生理科,采用食道心房调搏治疗,以期尽快恢复正常心律。
电生理科接到病房联系电话已到下班时间,科室漆星宇、孙云两位医生携带食道调搏机器来到床边,监护提示心率仍达到 274 次 / 分。刻不容缓,医生立即找到患儿父母,交代患儿病情及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后两位医生就开始了食道调搏检查。
医生表示,食道调搏终止典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仅需数次刺激,几秒钟时间就可以解决。但是这个小宝宝心动过速发作时间长,发作频率快,以 300 次 / 分、350 次 / 分等频率超速刺激,尝试多次均未能终止心动过速。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应用 400 次 / 分超速刺激,终止了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转为频率为 170 次 / 分的窦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科医生表示,自 2020 年开展食道调搏检查至今,已完成 2000 余例患者治疗,检查年龄最小 6 岁,最大 94 岁。而本例患儿出生仅 22 天,是目前开展的最低龄的食道调搏成功案例。这不仅解决了本例患儿持续性心动过速可能进一步加重的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的危险,同时也为科室食道调搏提供了一个新生儿检查的先例。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