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3 日至 24 日,由阜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澎湃新闻承办的 " 我眼中的阜阳 " 长三角主流媒体大 V 阜阳行活动成功举行。笔者随采风团成员参观了阜阳市市民中心、界首市市民中心和数家企业,对阜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后的新变化、新面貌进行了深度打探。
10 月 25 日,阜阳交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答卷:2580.6 亿元,同比增长 6.1%。
11 月 22 日,《2023 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阜阳综合成绩居全省第三。而 " 皖北第一 " 的名头,让人想起 " 皖北振兴 " 这个宏阔梦想和战略布局。
在数据和宏大叙事的背后,这座以 " 河湖风光、水城风韵、都会风尚 " 为特质的城市,这个居于皖北却有着江南温婉格调的城市,其市井百态乃至 " 风物密码 " 也为笔者所关注。这也是 " 我眼中的阜阳 " 的题中之义。
△参观界首市市民中心,听取工作人员介绍 " 拿地即开工 " 等机制
街巷志:文明的细节
夜晚八时许,笔者走到卜子东路和颍淮大道路口,几辆运行中的小汽车戛然而止,静候笔者和数位行人穿过斑马线。阜阳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相关人士对笔者说过的话,应验了。他说的是,在阜阳," 礼让行人 " 做得比较好。
翻开 3 年前当地媒体报道," 不礼让行人,日均抓拍 150 余起!" 之类的信息跳将出来。通过治理,在斑马线上呈现阜阳人的文明新风,是对阜阳何以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细节性说明。
有同行媒体记者感慨," 这一点,本地不如阜阳 "。
在宝龙一处商业街,笔者几次购物时,都与店家有过愉快交流,有的店家还牵挂记者貌瘦,叮嘱 " 多吃饭多吃肉 ",令人心头一热。人间烟火之所以令人念念难忘,除了烟火中的物事可以饱腹、可以暖身之外,更因那些制造烟火的人,以笑颜和良言,慰藉了人心。
朋友告诉我们,阜阳人重情义,体现着知己内涵的 " 管鲍之交 " 故事自古以来便在一代代阜阳人内心深处植下一片绿荫。对此,深以为信。一个城市的美,当然美在风景,更美在人心与人心的连接。
阜阳和南京同为千年古城,文脉深厚。以此为视角打量阜阳,竟有皖北似江南的感觉。走在桥上,路过街头公园,市容整洁的背后,有诗意飘浮。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众古文人,在此诗酒唱和,留下灿烂篇章。苏东坡任颍州太守时曾将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相提并论,以 "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 给阜阳人带来千年不落的自豪感。
何谓底蕴?答案多多,但显然,市井文化或 " 街巷文明 " 是其一。
△参观昊源化工
游子心:转身回故乡
在朋友圈发了此次阜阳行的相关报道,很快有 3 位朋友跟帖,询问都去了哪里," 有没有去界首 "" 感觉如何 ",一一作答之后,他们满足地说:" 可以多逛逛哈。" 对于长三角媒体造访他们的故乡,他们有着 " 喜出望外 " 的情绪。
他们都是人在南京的阜阳人,也多在媒体从业过。
最近从澎湃新闻看了主题为 " 阜阳人在上海 " 的一组报道,感受很深。其中一篇报道介绍的是来自阜阳市姜堂镇的唐若兰的故事。她今年 25 岁,2014 年到上海读书后便留在这座城市,现任某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她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手术成功,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何止于上海,在南京,在更多的地方,阜阳人也都有着很强的存在感。阜阳市的同志告诉我们,过去,阜阳人出门谋生、创业,都喜欢去江浙一带。
而在今天," 回流 " 的阜阳人也越来越多。这是阜阳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2021 年 11 月,澎湃新闻报道,安徽省委政研室、省政府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亳州市 " 请您回家 "、阜阳市 " 接您回家 " 活动暨皖北人口流入流出情况,深入皖北实地调研,形成了一些思考与建议。报道提及,两市请回人力资源也接回 " 万家团圆 ",特别是返乡创业又分别带动 40 万、48 万人就近就地就业,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赡养等社会问题。
今年 7 月,上观 新闻报道称,350 万在外务工的安徽阜阳人,开始考虑回家找工作。
有媒体记者从阜阳市人社局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同时,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打造 " 三公里 " 充分就业社区,推进市场化平台建设,为求职者和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此次长三角主流媒体大 V 阜阳行采风期间,一位企业领导告诉我们,现在创业环境好了,企业发展形势蒸蒸日上。收入也很不错,又能照顾家小,对 " 打工人 " 很有吸引力。
这个曾给人印象特别深的劳务人口输出大市,以种种温情,在人心深处重重激荡了一下。
△参观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
古今观:仰望星空,步履不停
要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一座城市的 " 前世今生 ",逛博物馆恐怕是最好的方式。
走进阜阳市博物馆新馆,很难不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所震撼,苏轼、欧阳修 …… 在阜阳书写过的篇章散发着迷人的光色。也很难不为那些或低调或璀璨的文物所折服。这里有着四大镇馆之宝,其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天文仪器 " 二十八宿圆仪 "。
解说员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阜阳自古就是天文研究的重镇。
事实上,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因其出土的 " 阜阳汉简 " 和六壬栻盘、太一九宫栻盘、二十八宿圆盘(圆仪)等天文仪器而闻名于世。
阜阳的天文活动显得特别多。2023 年 7 月,阜阳天文展吸引了众多孩子前来打卡。2023 年 9 月,阜阳新闻网报道说:巨型 " 宇航员 " 空降清河宋街,大型空中史诗舞剧 " 嫦娥奔月 " 浪漫上演。至于阜南县四里湖的星空之美,早已声名远播。
一个城市具有天文情结,意味着什么?
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要想不沉浸在过往的荣光里出不来,需要有仰望星空、呼唤远方的意识。如果说天文研究就是和星空对话的直接方式,那么我们更愿意透过专业的研究领域,感受到城市的探索之志,并与之共鸣。
阜阳有着无数的高光时刻,亦有着一度沉寂的时光片段。重温历史,是为了从前人的经验里获得更多 " 养分 ",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让 " 皖北明珠 " 更璀璨,就得抬起头来,一起仰望,一起造梦,一起实干。
近年来,阜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阜阳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迈上 2000 亿元、3000 亿元台阶,跨入全国百强行列。
承东启西、左右逢源,阜阳正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在阜阳界首市市民中心参观时,工作人员介绍说,市民中心用的电梯都是本地电梯企业的产品。
阜阳为什么行?这个细节颇能说明问题。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校对 胡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