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这是一首无人不知的诗。
诗的作者,名叫余光中,生于南京。
诗里的新娘,范我存,祖籍常州。
这对江苏伉俪,相识于七十多年前,跨越了家人的反对、时代的动荡,终于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余光中逝世的 6 年后,近期,92 岁的范我存也故去了。不胜哀伤。
人们依然记得那首《三生石》,里面有关于这对夫妻下辈子的约定。
" 我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你的下一班船。"
雪堰漕桥
那个被称为故乡的村落
17 岁时,余光中就认识了范我存。
但在很长一段日子里,他压根不知道这位女孩的芳名。
那一年,余光中跟随父母回南京,在姨妈家中,他巧遇了自己的远房表妹。
关于这位远房表妹,他知之甚少,只知道她是常州人,祖籍武进雪堰,早年在乐山读书。
表妹的名字也不知道,只听人唤她—咪咪。
咪咪就是后来的范我存。
《江苏地方文化史 · 常州卷》中引述," 吾邑东南新塘乡滨太湖,其市镇曰雪堰,贸居贾舶集焉。"
14 岁的咪咪,看到眼前这位 " 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 " 的表哥,不免好奇,不免多瞄几眼。
余光中呢,也按捺不住心情,回家后他给表妹寄了自己翻译的刊物,收信人就写 " 范咪咪 "。
爱情在初见中生长。
但两人的爱情开始时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祝福。相传,余家顾虑范我存身体不好,范家看余光中有点 " 书呆子气 "。
但两人的坚持终究冲破了樊笼,并于 1956 年结合,之后诞下五个孩子,生活幸福。
幸福生活之余,范我存总也忘不了自己的故乡,1982 年,她首次回大陆,特地到老家漕桥,用相机记载儿时记忆。
据《江苏文库 · 研究编》中的《江苏地方文化史 · 常州卷》记载:阳湖漕桥与宜兴县南漕仅一河之隔,有桥相连,实为一镇。
2002 年清明,余光中夫妇首次一同回到魂萦梦绕的漕桥,他用手触摸舅家孙家大院的旧墙壁,久久徘徊。
" 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母乡’加‘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了。" 余光中说。
天涯海角
都留下过伉俪的身影
余光中曾无不羡慕地说,妻子之于他更爱旅行," 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
他们走过欧洲。
巴塞罗那,火车站外面,有小偷假装旅客找范我存问路,准备伺机偷盗。
范我存警惕性极高,瞥见自己行李箱开了口子,急忙收拾。
小偷一计不成,往夫妇二人身上喷了一堆护发素,希望趁他们收拾时,再次行窃。
范我存早有准备,只见她拉着余光中,提起行李,一头钻进出租车,逃过一劫。
他们走过亚洲。
阿育他亚,寺庙里面,余光中和妻子见到了五六层楼高的佛像,心下震撼。
泰国人有将金箔贴到佛像身上的传统,这么高的造像如何爬上去,为难坏了余光中。
范我存没有丈夫那么高的心气儿,一番扫视,竟另找到一米来高的石像,紧紧贴住,心满意足。
他们走过美洲。
西雅图往旧金山,他们不走内陆坦途,偏偏要取沿海曲道。
他们说,想听听海。第一夜,风涛大作,他们跨过三段栈道似的阶梯,就投宿在背海向陆的小旅馆里。
海边又霉又潮,寒冷非常,余光中回忆,他们就像是一窝寄生蟹,住进满是回音的海螺。
他们还在菲律宾听诗歌,到西班牙品尝海鲜,还和吉普赛人跳舞,伴着月光入眠 …… 天涯海角,都留下过他们的传奇。
她爱上石头
最小最精的那种
范我存有着过人的文学素养,但她并不打算和丈夫一样,做一个诗人。
她说,家里已经有一位诗人了,不能再多一位。她选择去做那个接地气的普通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只会相夫教子,终日操持。
事实上,她对玉石研究的造诣匪浅。
赏玩玉石,向来被看作是文人的趣味。《江苏手工艺史》记载,清代以后,江苏民间玩玉并非宫廷贡玉的照搬和模仿,而是突显出当地文人文化。
当初,余光中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范我存也因此久居香港。
在中环古董街,范我存接触到了文物玉器,并零星购藏一些玉件,自此开始收藏之旅。
余光中曾经在散文中写道:" 近年来,夫妻二人都爱上了石头。她爱的是最小最精的一种。"
他还略带调侃地说:" 比起来,她玩的是贵了一些。"
《余光中集》中,余光中回忆了妻子爱玉的往事
这里还有一段轶闻。
上世纪九十年代,范我存在纽约的一家古董店里,偶得一块墨绿色、半透光的玉璜。后来她得知,这就是齐家文化玉器。
往后 20 年,她又陆陆续续收藏了 30 多件,涵盖璧、琮、璜、玉三璜联璧等多种。
年纪越来越大,她常常思索这批玉器,既然和自己这么有缘,应该有一些归宿。
经过再三斟酌,她将这批齐家文化玉石,捐赠给了香港中文大学,供馆方展示、研究和教学。
范我存认为,中国人与玉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对玉应当是推崇备至。所以,玉不应被放于保险柜中沉淀,而是被更多人看到。
晚年的范我存依然心系古玉,耄耋高龄,还写下了《玉石尚:范我存收藏与设计》一书,深入剖析古玉如何与当代生活相融合。
谈及该书,范我存曾开玩笑地说:" 假如大家翻看这本书,就会发现我的手很巧。"
有一次在南京做讲座,余光中说自己比杜甫浪漫多了。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诧异。搞不懂这位大诗人缘何 " 拉踩 "。
谁知,余光中幽默地说:" 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诗给太太。真是扫兴啊!"
接着他非常得意," 我就不一样了,我写给太太的就多多了。我比杜甫浪漫多了吧!"
余光中不是夸口,他一生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百首是情诗。
在余光中家门前的枫树干上
至今刻着三个字母
"YLM"
Y 代表余光中,L 是爱(love)
那个 M,就是咪咪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图 | 部分图片来自江苏文库、现代快报资料图
来源:江苏文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