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NOV . 星期三
从被质疑到被追逐,蔚来换电背后的“国家意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r2.html

 

有人说,长安汽车联手蔚来进行换电合作可能只是个案,事实却是,它打开了换电标准大统一的时代。

11 月 29 日,就在长安汽车宣布与蔚来合作换电仅仅一周之后,吉利控股与蔚来又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吉利与蔚来的换电合作将在 " 私家车 " 和 " 营运车 " 两大体系间同时开展,这意味着蔚来换电模式在 B、C 两端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

吉利控股的入局,让业界对于蔚来换电仅存的些许质疑,彻底烟消云散。长安是 " 造车国家队 ",吉利是民营车企巨头,二者先后选择蔚来进行换电合作,充分说明换电模式不仅成为行业共识,也成为国家壮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效途径。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所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 同业间的换电合作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符合国家意志的行动,尤其是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呼声中,蔚来与长安、吉利的合作,将促进整个行业换电标准的统一,让换电网络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 " 新基建 "。

换电标准统一的 " 国家意志 "

在吉利与蔚来的合作官宣活动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一番话引人深思:" 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补能方式之一,换电模式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各方携手、共同推进。"

毕竟,在李书福讲出这番话之前,业界对于蔚来换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就在于换电需要大量前期投入,让人望而却步。甚至有声音表示,规模过大的换电建设投入拖累了蔚来,成为蔚来未能盈利的 " 元凶 "。因此,当前采用换电模式布局的车企并不多,特别像蔚来这样专注认真搞换电的品牌,更是稀有。

也正是因为换电站,蔚来被业内称为 " 基建狂魔 "。截至 11 月 28 日,蔚来在全球已经建成 2,184 座换电站,用户累计换电超过 3,288 万次,日均换电次数达 6 万次,平均每 1.44 秒左右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出发。另外,蔚来构建了高强度 " 大脑 "Power Cloud 系统,保证大规模高频次的换电服务顺利进行。

如今,蔚来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车企换电站网络,而蔚来 " 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 的目标也已经深入人心,并引起行业高度重视。

那么,蔚来如此大手笔搞换电基建,究竟亏不亏?

不久前,蔚来创始人李斌在一次内部讲话中透露了换电基建的玄机。实际上,换电网络建设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实属正常,因为它和 " 云服务 " 是同一个道理。正如 2003 年亚马逊开始构建云服务一般,一个机房难以满足一片区域,需要建立非常可靠网络规模,实现网络效应。至于换电网络,就相当于能源互联网的云服务基础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量级,也需要一定的回报时间,一旦做成规模,就形成了极高的行业准入门槛。

都说资本是逐利的,企业也不例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长安和吉利的加入,说明蔚来换电模式或将进入 " 有利可图 " 的阶段。毕竟,国家层面提倡换电部署。梳理 2020 年以来的多项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可见,推动充换电网络和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和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已经高度符合国家意志。

至于蔚来换电,早已获得官方与行业层面认可。实际上,蔚来正是国家能源局《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的编制参与者,也是换电成为主流基础设施的推进者。照此趋势,蔚来换电标准很可能深度影响行业换电标准的统一进程。

李斌此前透露,有 4 至 5 家车企在沟通换电合作。如果这些合作能够成型,对于换电标准的统一势必会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 真香 " 的换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消费者第一次看到长安与蔚来合作的消息后,就果断下单了一辆全新 ES6,而在此前,这位消费者犹豫了一个多月,因为他看到网络上充斥着一些关于 " 蔚来经营困难 " 的信息,这让他担心购车后的服务维修得不到保障。不过,主流车企相继与蔚来开展合作的消息,打消了他的疑虑。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汽车行业对蔚来可持续经营的最佳证言。而车企间的换电合作将推动新能源行业充换电设施共享化,并形成行业换电标准规范,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将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在蔚来换电体系下,用户 3 分钟即可满电出发,和加油一样快,且换电过程无需下车,全程自动。此外,灵活的换电补能政策也降低了购车门槛,车电分离可实现电池租用,减少购置税,从而降低购车门槛,用户可按需选择不同容量的电池包。在电池安全上,每一次换电时的检测,蔚来都会确保所有可用电池均处于健康状态。

相关资料显示,搭载蔚来全球首创的换电技术,蔚来的换电过程能够实现高效、安全、便捷。此外,蔚来还通过建立广泛的充换电网络和储能系统,为用户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的换电服务,并且可以通过手机 APP 实现一键预约和智能导航等功能,蔚来换电拥有超过 1600 项相关专利。蔚来还建立了完善的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助力环保。

不少蔚来用户在尝试体验过换电后,就接受并喜爱上了这种补能方式。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曾这样形容蔚来换电站:" 从二代站开始,换电过程就可以很优雅,不用下车,一键搞定,全程自动,比充电更舒适。" 到了 2023 年,全面部署的蔚来第三代换电站,相较于上一代换电站又有了更大进步。它采用全新的三工位协同换电模式,换电时间缩短 20%,电池仓位增加至 21 个,单站日服务能力可达 408 次,效率全面提升。

在此背后,是蔚来为了持续提升用户换电体验进行的超前布局。有报道称,蔚来换电自动泊车还在提速中,今年三季度上线一把泊入功能,而换电速度也将提升 40%。在今年四季度,蔚来 " 换电不断电 " 功能正式上线,在换电过程中车辆可实现送风和车机屏幕常亮,用户还能继续享受音乐,真正感受用一首歌的时间满电出发。

换电网络建设的 " 高铁路线 "

蔚来与长安、吉利的合作,如今看来更像是水到渠成。按照李斌的计划," 云服务 " 模式运作的蔚来换电,最初是自己建设,自己部署,自己应用,待成熟之后再向行业开放。现如今,蔚来换电业务已经到了可对外开放的时候,而且,蔚来下一代电池包和高压快换平台也会向行业开放。

事实上,对于蔚来提供的换电 " 云服务 ",业界早在窥探。有知情人士分析,蔚来换电有可能会打开一种共享模式,而长安与吉利无疑是选择了先入手为强。因为,换电除了能为用户带来比加油更方便的加电体验,还能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整体入手门槛,有利于市场普及。

今年 6 月,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规定:销售方销售 " 换电模式 " 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也就是说,新政规定了新能源汽车车身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需以不含电池的车身部分的不含税价格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享受免税政策。此举无疑是对换电模式的全面支持。

放眼当今中国,在信息时代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交互影响下,诸多领域相比传统发达国家已毫不逊色,尤其是新基建和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在新基建领域,中国高铁已经形成了网络规模,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效益,并实现了技术对外输出。正如潜心布局多年的高铁建设一样,回溯蔚来换电这一路,从基建先行到实现内部闭环运营,再到面向行业开放共享,直至形成网络效应,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重现了 " 高铁路线 "。

换电争议,已成历史。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吉利 长安汽车 吉利控股 基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