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3-11-30
人民日报今日报道: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用影像记录时代变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剧照。

万桥飞架山水间

沈彬 《 人民日报 》( 2023 年 11 月 30 日 第 18 版)

" 桥梁 " 是一个意味丰富的词语。前不久播出的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以贵州代表性桥梁为线索,通过桥梁建设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线叙事,讲述贵州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奋斗故事,从一个角度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图景。作为 2023 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记录新时代 " 纪录片精品项目之一,《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用影像记录时代变迁,在艺术呈现上具有启示意义。

山地和丘陵遍布贵州," 桥梁 " 体现了贵州人民用自己的智慧改造生存环境的不懈努力。编导以 " 桥 " 作为纪录片的线索与骨架,展开影片叙事视角与逻辑脉络,将 " 桥 " 浓缩为一种精神气质。

桥梁作为建筑实体,是 " 有形之桥 "。在纪录片中,贵州人的造桥决心,建桥人不断提升的造桥实力,令人惊叹。本片告诉观众,目前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前 100 座高桥,有半数左右在贵州。一座座奇观式的世界级高桥本身就构成了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景观,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让峡谷两岸的行车时间从 1 个小时缩减到 4 分钟。赫章特大桥的建设,让毕节市区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行车时间从 4 个小时缩短至 1 个小时 …… 路桥建设极大提高了交通效率,推动了贵州省各市、州、县之间的文化、商贸交流,加深了黔贵大地与外部的联系。

桥梁作为文化符号,是 " 无形之桥 "。贵州女孩黄媛投身父亲黄坤全倾注一生的建桥事业,他们携手奋斗,架起了亲情之桥。新老花鱼洞大桥的建成与使用横跨 40 年,成为见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记忆之桥。贵州的一座座古桥、一条条古栈道,是沟通古今的历史之桥,伫立于此,我们可以重温先辈的智慧。

纪录片注重从人的角度切入,讲述与这些奋斗成就相关的人和故事。毕节市赫章县的石板河村曾是深度贫困村,为了摆脱贫困,村民们硬生生在悬崖绝壁间凿出了一条 " 生路 "。遵义市团结村老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数百位村民,历经 30 余年在悬崖峭壁间凿出一条水渠、灌溉一方土地。这些现代版 " 愚公移山 " 的故事,体现了贵州人民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平塘特大桥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桥梁人自主创新两级泵送混凝土系统、混凝土加冰系统等,创造了 " 天空之桥 " 的建筑奇观。花鱼洞大桥翻新,是在国家 4A 级风景区红枫湖景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附近进行的大型桥梁建设工程,秉持生态建桥的理念,实现了 " 没有一块混凝土掉入红枫湖中,没有一滴污水流入红枫湖内 " 的目标。这些创新实践充分体现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观看《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我们可以了解西南大地的巨大变化,感受大山深处迸发的勃勃生机、山水间发生的人类奇迹。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奇迹 人民日报 贵州 高桥 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