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30
江苏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11 月 30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江苏省民政厅日前印发通知,从即日起启动 2023 年度 " 寒冬送温暖 " 专项救助行动。

通知指出,开展专项救助行动是履行兜底线、救急难职能的重要要求。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流浪乞讨、务工不着、寻亲不遇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服务,让困难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根据通知,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将主动与公安机关、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协调联动,以组建救助分队、开展联合巡查等形式合力做好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工作。将重点关注务工不着露宿街头、流浪儿童、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重点关注严寒天气、冰冻雨雪、气温骤降、夜间凌晨等时段,积极劝导、引导临时遇困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或临时救助场所接受救助。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力量配备,加大巡查频次。利用城市网络化管理平台,发动基层力量,动员环卫职工、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社会力量,做好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

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将科学精准实施分类救助。对以流浪乞讨为生活方式、不愿入站的人员,提供御寒物资、留下求助方式。对务工不着、被盗被抢、遭受家暴等陷入临时生活困境的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对因老弱病残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信息的,先行救助再查明情况。对疑似精神障碍流浪乞讨人员,联合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及时送医诊治。对无法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及时发布寻亲公告,会同公安机关利用指纹、人像、DNA 等数据甄别查询手段,加大 " 互联网 +" 救助寻亲力度,帮助尽快回归家庭。

通知强调,各地要层层压实救助管理责任,发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四级救助服务网络功能,强化救助管理机构主体责任,严格机构内部管理。畅通救助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和寒冬救助措施,发布救助热线电话,帮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及时知悉求助渠道等。

据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介绍,今年 1-11 月全省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共出动街面巡查 4.5 万余次,救助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 20282 人次,其中前往或引导至救助管理站内救助 16528 人次,街面救助 3754 人次。今年以来,共帮助 341 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落户安置身份不明的长期滞留人员 141 人。

(江苏民政供图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标签

精神障碍 苏宁 家暴 dna 个人信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