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12 月 1 日,苏州市疾控中心新址正式启用。
苏州市疾控中心于 2001 年 10 月由原市卫生防疫站、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市皮肤病防治所、市结核病防治所、第五人民医院预防门诊部、市职业病防治所以及市健康教育所等七家单位组建而成。2005 年,苏州市疾控中心迁至姑苏区三香路。2018 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将市疾控中心易地迁建列入政府实事项目,于 2019 年底正式动工。
新址位于相城区广前路 16 号,占地面积 50 亩,总建筑面积 7.8 万㎡,总投资 8.4 亿元,重点建设疾控业务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科普馆、苏州市生物样本库以及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力打造整合型、创新型、智慧型疾控中心。
新建设的苏州市疾控中心立足国际标准、适度超前,其中高标准建设的实验室作业平台将使苏州市具备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艾滋病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能力,将确定未知病原微生物完成序列的时间大幅缩短;扩建后的超大复合型生物样本库将具备 2000 万样本和匹配数据的保藏能力,在新药靶点筛选、验证、分析、预测以及生物制剂的研发等方面极大促进产业发展,对临床医学转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升级后的苏州健康科普馆将利用数智化 " 互联网 + 健康 " 服务模式,打造健康城市新地标。
市疾控中心新址启用后,疾控服务平台得到整体升级。通过扩建生物样本库和创建 P3 实验室,将为医企合作、医防融合搭建桥梁,通过共享实验室和生物样本资源,将实现公共卫生资源的精准投放;通过构建区域多病种病例 动态监测系统和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处置能力和数字疾控集约化水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始终保持在较低流行水平,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平稳,免疫规划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慢性病管理人数达到 177.2 万人,人均期望寿命由 81.77 岁提升至 83.03 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 15.3% 提高到 40.48%,主要健康指标全国领先。
免疫规划、血吸虫病防治等工作代表中国接受世卫组织的现场评估和调研,艾滋病防制工作先后 7 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进行交流。建成国内地级市首家具有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许可证的超大样本与信息复合型生物样本库,为我市健康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世卫组织指定的中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开展道路安全和老年跌倒等伤害干预项目,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多次进行交流,为完善我国交通法规提供苏州经验。
此外,在即将公布的复旦版适宜公共健康体系评比中,苏州公共健康治理能力在长三角 40 个城市中跃居第 2,领跑全国地级市。
(苏州疾控供图 校对 许元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