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04
走近功勋模范丨网格员手写百万字“民情日记”,当好村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 太感谢倪家伯了!" 近日,在南通启东市海复派出所,海复镇庙基村村民张卫(化名)和张飞(化名)对着倪伯苍连连道谢。此前,两家人因宅基地界址的划分,吵得不可开交。双方虽有亲戚关系,但宅基地从祖上起就相连,界址纠纷跨越一百多年,经历了三代人。今年 4 月,庙基村第一网格网格员倪伯苍接手后,仔细梳理双方诉求和矛盾纠纷源头,并应用《民法典》中关于宅基地的相关规定,对兄弟俩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导。经过 6 次调解后,双方各退让一步,化干戈为玉帛。

△倪伯苍、陈玉兰夫妇关心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

这只是倪伯苍十余年来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 75 岁的倪伯苍,2008 年起从事矛盾调解工作。他擅长用法律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已累计成功调解矛盾 1000 余件。倪伯苍还会将每天的工作写成日记。十余年来,他已手写 48 本近 120 万字民情日记。除此之外,他把家中一间闲置小屋改造成网格活动中心,建成 " 平安法治护航站 ",每天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2021 年,倪伯苍当选 " 全国法治人物 "。

△倪伯苍的民情日记

倪伯苍早年走南闯北,做过会计、跑过销售、搞过养殖,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十分丰富。他为人正直,又是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村民中颇有威信。2008 年,倪伯苍当上了村民组长。白天巡查安全隐患、收集民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晚上坐在书桌前,记下当日的走访情况,成了倪伯苍每天的工作日常。" 我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每天待处理的问题矛盾记下来,哪件解决了就做到心里有数;另外我将每次的经验做法记下来,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作为参考,为老百姓办事就得有据可依、有案可循。" 倪伯苍说。

△倪伯苍记录民情日记

多年工作经验让倪伯苍意识到,很多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村民法治意识淡薄,处理矛盾的方法欠妥。" 要化解好社会矛盾,必须要拿起法律这件武器,依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能够使矛盾化解得比较顺畅,化解矛盾以后也不会反复。" 倪伯苍说,2017 年 5 月,倪伯苍在自家小院里建起了南通第一个网格版 " 平安法治护航站 ",定期展示最新政策和法律。从此,大家开村民小组会、村民跳广场舞时,都能看到倪伯苍带领网格员进行法治宣传的身影。

△倪伯苍在向村民普法

走进倪伯苍家中的 " 平安法治护航站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小屋内摆放了一整面墙的书籍,除了名家经典外,还有很多法律文献。这里是倪伯苍生活的家,也是村民们的公共活动中心。邻里间若有矛盾,可以来这里,把心中的 " 小诉求 " 聊出来,在倪伯苍的调解下,把 " 小疙瘩 " 解开来。" 很多村民在调解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直接就从书架上找到对应的法律文献,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倪伯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里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场法制宣传活动,向村民集中宣传宪法和《民法典》。"50 人以下的宣传活动,每个月不少于一次。而只有几个人的微型普法宣传,几乎每天都有。" 倪伯苍说。

不仅如此,倪伯苍带着法律知识走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开展法律宣传,累计受教育人数超万人次。" 我走到哪里,宪法和《民法典》就带到哪里。" 倪伯苍说。此外,依托 " 网格法治驿站 ",当地定期举办 " 法律明白人 " 培训班,邀请倪伯苍为年轻的 " 法律明白人 " 传授经验。今年,倪伯苍带领 " 法律明白人 " 走进法院、检察院和派出所进行沉浸式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部分图片由启东市海复镇提供 校对 许元华)

相关标签

宅基地 平安 南通 派出所 张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