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 日,南京市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暨青春无艾示范校园建设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本次启动会旨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据了解,今年南京新报告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53 例,均为男性。
今年南京新增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53 例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多年来投身艾滋病防治防控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希望通过会议进一步凝聚艾滋病防控共识,增强防艾意识,为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现场,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丁洁通报 2023 年 1-10 月南京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通报表示,今年南京新报告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53 例,较去年同期上升了 5.65%。学生病例分布在驻宁 26 所高校(院)、4 所中专、高中和 2 所外地院(校)内。
本年报告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呈现以下特点:新报告的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均为男性;90.6% 就读于大专及以上院校,9.4% 就读于中专或高中;92.5% 经同性性途径传播,7.5% 经异性性途径传播;学生病例就读的院校主要分布在江宁区、鼓楼区、栖霞区和玄武区,占 69.8%。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状况检测综合评判,新报告的学生病例中 86.8% 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71.7% 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66.0% 存在 2 个及以上多伴侣行为,11.3% 使用过新型毒品。
" 学生接受艾滋病相关专题教育覆盖面不足;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流、多伴侣会与社会人士发生高危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干预。" 丁洁表示。
建议及时开展自我检测
丁洁建议,各驻宁、高校和四所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预防艾滋病和性教育、专题教育、性健康专题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同伴教育等途径开展线下宣传;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多管齐下加大宣传力度,将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活动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内容。
同时,团市委要积极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志愿愿者活动,组织动员团员和社团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建议各学校积极开展特色活动,鼓励有高危行为的学生通过智能发放机领取艾滋病自我检测试剂,及时开展自我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成立于 2004 年,是江苏省最早以同伴教育为核心工作的防艾社团。近二十年来社团专注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多次举办防艾精英论坛并组织高校艾滋病同伴教育培训会。
该协会会长、公共卫生学院 2020 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王彦琪说:" 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用我们所学,让更多的大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
现场发布首批南京市无艾示范校园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蹦床男子个人冠军、南京体育学院团委书记陆春龙专题汇报 " 体育赋能 共防艾滋 共享青春 ",他从个人成长经历入手,号召社会各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了解艾滋、预防艾滋、远离艾滋,佑护共同的地球家园。
南京市疾控中心艾性科科长朱正平宣读《南京市青春无艾示范校园建设项目方案》。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十所高校入选首批南京市无艾示范校园,将在志愿服务、培训考核、健康评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效能。
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传军强调,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希望学校压实责任,激发学生社团、学生预防艾滋病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牢固树立 "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的理念,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可复制推广的学生艾滋病疫情防控经验和模式,取得防艾工作新成效。
现场还举行了 " 防艾嘉年华 " 活动。" 防艾嘉年华 " 作为本次防艾宣传周主要活动之一,以 " 沉浸式互动科普 " 的方式,在讲解、互动、观展的过程中,详细介绍了人体与发育、性别的含义、性与生殖健康、人际关系、性侵害等概念,带来了一场科普视听盛宴。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京市红十字会主办,南京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南京预防医学会艾滋病性病专业委员会、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协办。
通讯员 孙一文 朱正平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文 / 摄
(校对 许元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