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3-12-01
泰安市立医院消化科医生带您走进肠道菌群的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几百万亿的微生物,它们统称为肠道菌群,它们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则万病不遥。为此,泰安市立医院从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的角度出发,目前可以开展粪菌检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肠道的健康状况,并且近期也可以开展菌群移植技术切实地改善肠道环境。

什么是肠道菌群?

在我们的口腔、皮肤、胃和肠道等处均分布着微生物,其中 80% 以上的微生物寄居在肠道内,这些微生物构成的集体就叫肠道菌群。它们种类有近千种,数量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数的 10 倍,总重量约 1.5kg,编码的基因更是达到人体基因总数的 150 倍,肠道菌群又被称为人体 " 第二基因组 " 和 " 第八大器官 "。人体 99% 的营养吸收,90% 的垃圾排出,70% 以上的免疫力均来自肠道,而这些功能都需要肠道菌群来协助。

参与机体消化吸收,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

肠道菌群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对人体的作用,可将肠道菌群分为益生菌、中性菌、致病菌三大功能类别。

益生菌

对人体健康有益,约占 20%,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食物消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分解有害物,增强免疫力。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中性菌

具有双重作用,约占 70%,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当菌群系统紊乱时可大量繁殖,引发疾病。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致病菌

对人体有害,约占 10%,受益生菌制约。它的数量一旦大量增加,会影响免疫系统,引发疾病。如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

不良饮食习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高脂饮食

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使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减少,拟杆菌门 ( 也称 " 瘦菌 " ) 与厚壁菌门 ( 也称 " 胖菌 " ) 比例降低,这是肥胖的常见菌群模式。长期的高脂饮食还可以使一些产毒的有害菌数量增加,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这种肠道菌群模式可遗传给后代。

高碳水饮食

我们所说的高碳水饮食是指高糖饮食,即含葡萄糖、果糖、淀粉等比例较高的食物。例如经常食用精致碳水米饭、馒头,以及含有较多加工糖的饼干、甜点、面包等。高糖饮食降低了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同时也是肥胖症的一个主要原因。

低膳食纤维饮食

有调查研究发现,食物中膳食纤维占比高的人群,其肠道菌群有益菌的数量更显著。这是因为膳食纤维经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单糖和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保护机体免受炎症反应。食物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时,肠道内有害菌数量增加,会产生某些有害物质。

高动物性蛋白饮食

肠道中过量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增加了肠道 pH 值,影响肠道菌群的生存环境,从而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高蛋白饮食增加了拟杆菌门的比例,能够发挥减重作用,但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高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风险。因此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的摄入比例,尽量选用优质蛋白如大豆、鸡蛋、鱼类等。

菌群失衡与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会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包含:消化系统疾病、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性 / 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肝性脑病、菌群紊乱相关腹泻等。

消化系统外疾病

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癫痴等、精神系统疾病、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抽动症等。

代谢相关疾病

代谢综合症、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等。

肿瘤相关疾病

肿瘤免疫治疗增敏、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过敏性或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痤疮、银屑病、斑秃、过敏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性骨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记者 : 张伟

通讯员 : 程清华

编辑 : 程蓉

审核 : 聂艳艳

相关标签

泰安 基因 肥胖 面包 葡萄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