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4 日,五月天演唱会涉嫌假唱所引发的风波,仍在继续发酵中。对于五月天经纪公司相信音乐的回应,网友似乎并不买账,一直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其实,明星艺人的假唱问题,一直以来都被业内外所诟病,此前也有歌手因假唱被处罚的案例。发生在 2009 年的四川双流 "9 · 19" 假唱案,便是国内首起假唱受查案件,曾引发不小的轰动。
【网友质疑】
五月天陷入假唱风波
这场风波的起因,可以追溯到 11 月份,彼时微博上就有 " 五月天对口型 " 这样的话题出现,不少乐迷组成的社群里,关于五月天是否存在假唱问题早就吵翻了天。不过那个时候,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主要还集中于乐迷圈子,在全社会层面没有引起非常高的讨论度。
直至 11 月 30 日,当时一位叫 " 麦田农夫 " 的博主,选取了粉丝歌迷在演唱会现场拍摄的视频,提取人声,以软件分析,去判断五月天上海演唱会上 12 首歌是否涉及假唱。
他的结论非常具体:《干杯》,第一句真唱,后面假唱;《恋爱 ING》假唱;《知足》告五人真唱,五月天假唱;《爱人错过》告五人真唱,五月天假唱;《为你写下这首歌》前段假唱,后面真唱;《伤心的人别听慢歌》假唱。
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五月天假唱鉴定 # # 演唱会假唱 离谱 # 等话题先后冲上热搜。12 月 2 日,该博主发表了第二期鉴定视频,此次的鉴定对象是五月天伦敦演唱会。对于这场演唱会的情况,他的总结是 " 情况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干杯》前几句大合唱真,正式进唱为假;《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60-73 小节假,其他真;《孙悟空》前一句假,后面真;诺亚方舟 58-66 小节假,其他真 ;《倔强》前面真,后面升调部分假 ……
12 月 3 日深夜,五月天的经纪公司相信音乐首度发声,宣布与被指假唱的上海、伦敦场相同主题、将于当地时间 12 月 7 日 20 时举办的《好好好想见到你》演唱会巴黎场届时会全程直播," 邀请全球所有角落朋友一起参与,全民见证。" 但这个说法并未直接回应网络质疑,因此被部分网友认为是混淆视听。
【假唱风波】
" 如果只有一个签名,是中国音乐的悲哀 "
之于华语乐坛,假唱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特别是 2000 年前后,假唱已经是相当普遍,甚至堂而皇之出现在各路电视节目上。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案例,是 2002 年的 F4 北京演唱会,彼时朱孝天翻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边舞边唱时将话筒放在了胸前,声音却依然嘹亮。据当时的观众回忆,现场骚动起来后,朱孝天还尴尬地吐了吐舌头。
当然,也有很多歌手不愿与之为伍。2002 年,崔健在北京 CD 酒吧发起了 " 真唱运动 ",凡是签了名的经理人、制作人、导演、歌手,要保证自己不假唱,也不给假唱提供机会。崔健认为这是一次纯粹的自卫行动。
崔健非常直接:" 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只有我一个人的签名。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不是我个人的悲哀,而是中国音乐的悲哀。" 在 " 真唱运动 " 发起的第三年,文化部新修订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其中写入了关于假唱将被吊销营执照的例法条例。
歌手那英就一直深陷假唱争议。2010 年,她曾和百位华语乐坛演艺明星签署 " 演艺群星反假唱联合行动 "。但此后很多场合,都有网友指出那英疑似假唱的蛛丝马迹。如," 中国好歌声 " 澳门演唱会上,那英的戒指不慎遗失,那英在现场大喊:" 戒指还我!" 在她说话的同时,歌声还在继续。还如,《乘风破浪的姐姐 2》舞台上,那英的演唱动作、口型与声音也被观众发现存在数秒误差。
【条例明确】
演唱会假唱将处罚款
如果真的发生了假唱,有关部门将怎么处罚?围绕网友热议的演唱会假唱处罚,记者查询了相关条例规定。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
同时,该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假唱欺骗观众的、为演员假唱提供条件的,对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演员,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在 2 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个体演员在 2 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以假唱欺骗观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为演员假唱提供条件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该条例第四十七条还规定:如遇演员假唱,观众有权在退场后依照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要求演出举办单位赔偿损失;演出举办单位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追偿。
此外,今年 9 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指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部门、综合执法机构要加强对大型演出活动的实地检查,现场核验演员信息及演出节目内容,严禁擅自变更演员及演出内容,严禁假唱、假演奏等违法违规行为。
【早有先例】
国内首起假唱案发生在 2009 年
此前,国内就已有针对演唱会现场假唱的处罚案例。
国内首起假唱受查案件发生在 2009 年,即曾轰动一时的四川双流 "9 · 19" 假唱案。
2009 年 9 月 19 日晚,四川永艺演出有限公司在成都双流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 黄圣依个人演唱会 ",四川省文化厅和双流县文体局执法人员在对该场演唱会监管中发现方梓媛、殷有璨这两名歌手涉嫌假唱。经市场司专家鉴定后,认定这两名歌手属于假唱。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执法部门对他们分别给予 5 万元行政处罚。
当时文化部门判定这两名歌手假唱的证据,是他们在演唱时话筒音轨没有信号,进而证实用事先录好的歌曲代替现场演唱。
在文化部公布的 2016-2017 年度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案件中,也有一起营业性演出的假唱案件。该案件发生于 2016 年 9 月,韩国一艺人团体在安徽合肥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演出中,存在以假唱欺骗观众的行为。
彼时,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进行了现场监管和技术监控,发现演出中存在以假唱欺骗观众行为,违反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依法立案调查,进行全面取证和技术分析,在查明违法事实的基础上,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给予当事人罚款 5 万元的行政处罚。
五月天演唱会是否真的假唱?尚无定论。
目前,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已按照《条例》要求主办方配合调查,待有关情况依法核实后,将及时回应网友关切。据央视新闻报道,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视频、音频,也已提交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有关部门将对提供的音视频内容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并公布调查结果。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李鸣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