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有关 " 学区房 " 的热搜,关键词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细节 " 跳水 "。
简而言之,你可以理解为:全国的学区房都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价格暴跌的模式。
" 上海顶流学区房,两年降价近 300 万!"
" 深圳四大名校学区房大跳水,最高跌幅近 30%!"
" 北京西城热门学区房,直降百万!"
......
房产整体行情冷却,作为中国商品房价值体系金字塔顶端的王者," 学区房 " 的价格也终于顶不住了,一个个巨大的泡沫,就像小孩子捏防震膜上的气泡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破裂。
学历贬值、失业率攀升的同时,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却在下降。学区房这东西,即使价格 " 跳水 ",又有多少人敢买?
1
各地学区房价格都暴跌,西安也没能免俗。
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高新一中和一小的 " 顶流学区房 " 天地源丹轩梓园,2022 年 12 月挂牌均价达到近一年间的巅峰 70472 元 /㎡。不过一年之后,截至今年 11 月底,挂牌均价变为 64631 元 /㎡,相当于每平米便宜了近 6000 块钱。
▲天地源丹轩梓园近一年网签 / 挂牌趋势
而另一家吃 " 高新系 " 红利的小区滨江翡翠城小区,目前的挂牌均价 " 仅有 "9567 元 /㎡。就在不久之前,该地刚刚以总价 79 万成交了一套 110 平米的 3 室房源,折合单价每平米不过 7100 元——虽然这个价对于我等社畜而言仍然是天文数字,但考虑到其洋房产品巅峰期曾一度卖到了 1.4 万元 /㎡左右,7 字头的价几乎已经接近 " 五折 ",被腰斩的水平。
类似的还有中铁缤纷南郡小区,最新的挂牌均价是 24115 元 /㎡,相比于 26526 元 /㎡的近一年的历史最高价,也有 2400 元 + 的下滑。
这跌幅,完全可以用 " 破防 " 来形容了。
当然,如前所述,类似的场景不仅限于西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兰州、杭州、厦门 ...... 几乎都在上演着重复的戏码,案例不胜枚举。
2
天下苦学区房久矣,一个根源性的原因就在于这玩意儿的溢价实在太过离谱,而未来的结果又是不确定的。说直白点就是:你把大把钱砸进学区房,动静可能还没扔到兴庆湖听个响大,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同地段、同户型、同产品,有 " 学区 " 这俩字的就是比没有的值钱,而且不是值一点钱,差价上七位数是常事。哪怕老破小都敢要你几百万,你爱买买不买滚,咱保证不逼你,反正想买的人多的是。你别不服," 学区 " 俩字就是这么贵,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当然,如果能保证买了学区房就代表孩子以后一定能考个好学校,那我可以保证一百个家长里有一百个都会掏这个钱。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 学区房 " 和 " 好学校 " 之间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花了七八位数的真金白银,孩子却还是被千军万马淹没在独木桥下。不管外界把学区房炒得如何天上有地上无,它顶天也只能算是个上好学校的 " 敲门砖 ",至于给不给你开门,那是人家的事。
2023 年,西安大约有 10.3 万人参加中考。相比之下,985 和 211 大学在陕西的录取率只有 1.88% 和 5.67%。大概换算一下,真正的百里挑一——更扎心的是不光概率低,前途也不见得有多光明。现在学历贬值越来越严重,君不见有多少怀揣 " 留学生 " 烫金文凭的 " 海龟 " 都成了 " 海带 "," 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 " 不知不觉成了普遍现象。
说难听点就是:就算你家娃是人中龙凤、位面之子,一路过关斩将考上了 985,后来还连续拿到了硕士博士圣斗士,也不保证毕业了就一定能日进斗金,甚至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把当年买学区房的投资赚回本。
也难怪有人问:你能拿出来几百万,为啥非要去买学区房?直接把这钱给孩子不香吗?至少不会亏。
3
学区房价格为何突然大面积 " 破防 "?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需要上学的人少了。
从 2016 年开始,受 " 全面二胎 " 以及之后 " 放开三胎 " 政策的刺激,西安出生人口数量也迎来了一波猛增,连续 7 年都在 10 万人以上,其中在 2019 年达到巅峰的 12.45 万人。
▲西安近十年出生人口数据
不过从 2020 年起,这一数据连续三年都在滑落。
从全国情况来看,近年来到处都是 " 养不起 "、" 不敢生 " 之类吐槽,导致尽管放开了二胎甚至三胎,新生儿出生率却是不升反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全国一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至 956 万人,首次跌破千万,预测 2023 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进一步跌破到 800 万以下。
出生人口减少,首先受到波及的就是幼儿园。据统计:2022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 28.92 万所,相比前一年减少了 5610 所,下降 1.90%。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为 4627.55 万人,比前一年减少 177.66 万人,下降 3.70%。这个数字是很多人都没有意料到的:近 15 年来,首次出现 " 负增长 " 现象的,除了出生人口,还有幼儿园。
▲ 2022 年,全国幼儿园总数减少了 5610 所
这就很难不让人担忧:再过几年,这一批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同样的情形是否会被小学,甚至再之后的初中、高中 " 继承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现在高价买到的学区房,那个时候还剩多少价值呢?
所有的商品都建立在需求上。不管你是炒作、投资还是保值,前提都是得有人愿意在 " 孩子上学 " 这一前提的推动下接盘,才能形成闭环。现在孩子少了,愿意接盘的鸡娃的家长也少了," 名校学区 " 的支撑力松动了,顶流学区房的炒作的闭环被打破,价格自然也就守不住了。
4
学区房价格缩水,还有另一个原因是 " 教师轮岗制度 " 这一新游戏规则的不断实施与推进。
西安是最早 " 吃螃蟹 " 的几个城市之一:早在 2012 年,西安实施 " 中小学大学区管理制时 " 就已开始并逐渐形成规模。2023 年 2 月,西安正式官宣了将实行 " 教师轮岗制 "。
▲西安宣布将实行 " 教师交流轮岗 "
简单概括一下这个 "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就是让教师在不同学校之间 " 流动 ",以保证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 " 名师 ",从而实现大部分学校的 " 共同富裕 "。一旦这项措施发展成熟并真正得到推广,无疑会在极大程度上削弱 "N 大名校 " 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的垄断现象。届时," 名校 " 将不再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心头好,作为其附属品的学区房,热度自然也就毛将焉附了。
不过,扯了这么多,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上:西安的学区房到底还能不能买?就现状来看,至少短时间内肯定还是能的。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坐拥各种 " 特大城市 "、" 核心城市 "、" 科研基地 " 等光环,对周边地区的人口有着极强的虹吸作用。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势必会带来新的教育需求。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不够用的,这就足以决定:对于西安而言,学区房的价值在短时间内不会严重下跌。
换言之,只要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还在,学区房这种有光环加持的资产就不会消失,因为这本质上是一个阶层的问题。中产阶层占据了社会人群的绝大部分,而他们对学区房的需求恰恰又是最高的。
所以,学区房暂时还不必担心 " 没人买 ",有需求者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跟以往惟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在教育资源越发均衡的大趋势下,选择面更宽了,可以不用再去非得追求某一所 " 名校 ",更不要掉到那些几乎丧失了自住属性、空有个 " 学区房 " 头衔的高价 " 老破小 " 的坑里。
毕竟那是房子嘛,它的首要功能,永远都还是拿来住人的。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