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2-05
【财经】年终大考,哪座城市地铁在冲KPI?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3 年进入尾声,不仅有打工人在冲刺年底 KPI,城市地铁也开始一场竞速赛。

11 月 28 日,成都轨道交通 19 号线二期开通初期运营,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突破 600 公里,超越深圳,跃居国内轨道交通 " 第四城 "。

武汉、广州、北京、深圳、重庆等地也宣布了地铁方面的新消息,多条线路都计划在年底开通运营。

地铁的造价不菲,平均每公里约 7 亿 -8 亿元,而中国的地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全国共有 55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99 条,运营里程约 9860 公里,运营里程 9862 公里。

中国地铁建设依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在 2023 年的前 10 个月,有两个城市新开通地铁,涉及线路 9 条、里程近 300 公里。

《财经》留意到,相较 2017 年和 2018 年超过 800 公里的年增长,目前的建设速度已经有所放缓。受地铁审批门槛提高的影响,符合地铁建设条件的城市很少,符合轻轨、市域(郊)铁路建设条件的城市相对较多,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正日益多元化。

一二线城市全力冲击 KPI

临近年底,不少地区都公布了本地地铁开通运营的新消息。

12 月 1 日,武汉地铁 5 号线调整工程开通试运营,与 5 号线贯通运行。线路向南延伸,新增 2 座车站,改善周边约 20 万人的出行。另外,广州地铁七号线二期、五号线东延段也将于年底开通运营。

北京则公布 3 号线一期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实现土建 " 洞通 ",进入全线铺轨施工阶段。按照年度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北京将开通 17 号线北段和 16 号线剩余段 2 条(段)线路,新增运营里程约 30.2 公里,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 837 公里。

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建地铁的城市,人均乘车里程(通勤距离)也最长。当前,北京在建轨道交通 11 条线段,共计 231.3 公里,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昌平、平谷 8 个行政区以及河北省三河市。

交通运输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全国共有 55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99 条,运营里程约 9860 公里,运营里程 9862 公里,实际开行列车 344 万列次,完成客运量 26.6 亿人次,进站量 15.9 亿人次。

▲图源 / 交通运输部

《财经》留意到,北京以 27 条在运营地铁线路数位居首位,其次是上海(20 条)、广州(18 条)、深圳(17 条)、南京和武汉(均 14 条),运营线路在 10 条以上的城市还有成都(13 条)、杭州(12 条)、沈阳(11 条)、重庆(10 条)。

在运营里程方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位列前四,分别为 825 公里、807 公里、609.8 公里、558.6 公里。紧跟其后的是成都(557.8 公里)、杭州(516 公里)、武汉(504.3 公里)、重庆(455.9 公里)、南京(448.8 公里)和青岛(326.3 公里)。

不过随着年底多条线路开通运营,这个排名开始发生变化。11 月 28 日,成都轨道交通 19 号线二期开通初期运营,总里程突破 600 公里,超越深圳,跃居国内轨道交通 " 第四城 "。

中国地铁建设依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作为对比,截止 2022 年底,全国共有 53 个城市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服务,开通线路 290 条,运营里程 9584 公里,车站 5609 座。这意味着,在 2023 年的前 10 个月,有 2 个城市新开通地铁,涉及线路 9 条、里程近 300 公里。

不过相较 2017 年和 2018 年超过 800 公里的年增长,目前的建设有所放缓。2018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包括城市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客流强度指标。之外还提到将严控资金风险,严格防范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其新项目。

▲图源 /IC

受地铁审批门槛提高的影响,符合地铁建设条件的城市很少,符合轻轨建设条件的城市相对较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正日益多元化。

一边建设,一边亏损

据自媒体 "RT 轨道交通 " 统计,2023 年 1 月至 10 月,累计共有 21 项重大城轨交通项目获得省、市发改委批复,批复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用地批复等,项目总投资额超 3319.7 亿元。

包括成都 30 号线、上海 21 号线东延伸、沈阳 6、9、10 号线、福州 S1 号线、长春 1 号线、温州 S3 号线、南宁 6 号线、石家庄 1、6 号线、广州 8 号线延段、徐州 5 号线等工程。

地铁的造价不菲,平均每公里大约 7 亿 -8 亿元,有的甚至每公里超过 10 亿元。目前全国造价最高的地铁线路是北京的 16 号线,平均每公里投资为 12 亿元。 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对地方政府的资金要求较高。

地铁建设申报仍然源源不断,但大部分的城市地铁都面临亏损。

今年 7 月,《财经》整理了 26 城地铁年报,发现最赚钱的城市地铁既不是地铁里程最长的上海,也不是建地铁最早的北京,而是武汉。

虽然净利润排行前三的分别是北京(21.82 亿元)、武汉(15.7 亿元)、深圳(10.42 亿元),但除去政府补助后,净利润为正的只有武汉(14.83 亿元)、深圳(5.11 亿元)、济南(1.71 亿元)和上海(0.67 亿元)。

26 城地铁年报显示,只有 4 城赚到钱了,而他们的共同点是搞副业赚钱,开展 " 轨道 + 物业 "" 轨道 + 土地 " 等各种模式;另外,轨道交通这个主业的降本增效也没放过。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如地铁每公里造价动辄七八亿元以上,运营期还需要长期依靠财政补贴。因此,需要统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地方政府财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表示。

地铁太贵,市域(郊)铁路的里程正在快速提升,由 2018 年 656.5 公里增加到 2022 年的 1223.46 公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中国内地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结构中,地铁占比 77.84%,市域快轨占比 11.89%;当年新增运营线路中,地铁占比 73.89%,市域快轨占比 19.66%。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市域铁路的造价比地铁便宜很多。以最近开工的线路为例,成都到德阳的 S11 线全长 70.869 公里,总投资 305 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 4.3 亿元;温州轨道交通 S3 号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公里造价 4.9 亿元;重庆的永川线则每公里 4.66 亿元。

不过地铁公司赚钱与否,并不是评判运营效果的唯一标准,其提供的社会服务价值和文化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更该算民生账。

▲成都地铁 摄 / 邓雨洁

" 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关键是要统筹城市居民需求和城市建设能力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人民群众出行质量;又要量力而行,科学有序,不造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负担。" 李连成说。

来源 / 财经杂志

相关标签

地铁 kpi 北京 轨道交通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