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12-07
采冰节·民俗文化 |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亚沟黏豆包已传承了上千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 文 杨子怡 / 摄 / 视频拍摄

" 打出溜滑儿、堆雪娃儿,冰车一滑就不回家。黏豆包儿得蘸白沙呀,酸菜缸里开白花儿 ……" 歌里唱出了大美冰城的火热冬天。就在冰城采冰节揭开魅力冰雪季大幕的同时,阿城区亚沟镇炊烟袅袅,烟火气升腾,家家户户开始包黏豆包了。"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 说的就是亚沟黏豆包,小小黏豆包,传承了上千年。

12 月 6 日," 中国黏豆包第一镇 " ——阿城区亚沟的亚站村靠山屯村民马淑云家来了亲戚,她们专程来帮马大姐包黏豆包,老姐妹儿坐在热炕头,手里活儿不停,边包边唠着家常:" 俺家小孙子这段时间学习进步可大了,以后肯定有出息 "" 好好培养,你这老太太将来还能跟着享福呢 "…… 屋子里充斥着欢声笑语,一会儿工夫,一盖帘黏豆包就包好了。马淑云下炕到屋外抱来柴火,麻利地蒸上黏豆包。

阿城区非物质文化协会会长、金史学者王永年介绍,黏豆包是满族人的传统食品,也是东北特产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史料记载,最早的黏米类食品因为稀缺,不是供给人吃的,而是先民们的贡品,因为黏米类食品成色好看、黏性好,制成贡品好存放,不易坏。后来,人们开始进食这些 " 贡品 ",认为神仙 " 吃 " 过的人吃,会得到神仙的庇佑,黏豆包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美食。

王永年说,"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 说的就是亚沟黏豆包,早在金代,女真人渔猎、行军狩猎时经常要在野外长时间驻守,特别是天寒地冻时节,聪明的女真人会随身携带黏豆包,美味又扛饿 …… 后来,亚沟黏豆包成了风靡满族军营的随军干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 这句话也从军营里传出,并以俗语的方式流传下来了。

在阿城亚沟,黏豆包早已变成了舌尖上的记忆。每到落雪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包黏豆包的习惯,大黄米、黏玉米、糯米制皮,红小豆、大芸豆捣沙作馅," 蒸着吃、煎小油饼,蘸白糖看着就流口水 ……" 手里包着黏豆包的李洪艳说,小时候家里穷,黏豆包得过年才能吃上,很金贵。小伙伴儿实在嘴馋,大家几乎都偷过冻豆包悄悄啃," 哪像现在,想吃就吃 "。

说话间,马淑云已经将热气腾腾的黏豆包端上了桌,金黄的黏豆包闻着香气扑鼻,蘸上白糖咬一口,还是小时候的味道。78 岁的高俊荣说,虽然年代不一样了,但乡亲们过日子的心气儿足足的,这黏豆包就是割舍不掉的乡情乡愁,不管离家多远的孩子,都记着这一口吃食,都记得自己的根。

" 亚沟黏豆包制作技艺 " 已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传承人葛红东说,这种古老的美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