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12-07
采冰节·民俗文化 | “二熊三虎”不如“一猪” 阿城“舍利杀猪菜”吃的更过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 文 杨子怡 / 摄 / 视频拍摄

东北有句老话:一猪、二熊、三老虎。说的是在深山老林里,猛兽的破坏力排名。现在熊和老虎都是保护动物,猪早已成了咱们餐桌上的美食。

冰城的冬天," 滴水成冰 " 是南方游客急着体验的地域特色,其实,他们中不少人也在被正宗的东北杀猪菜所诱惑。12 月 7 日,在冰城采冰节拉开冰雪季大幕的同时,位于阿城区舍利街道的 " 赵记老号 " 店内人声鼎沸,正宗满族全猪宴摆上桌,血肠、酸菜、白肉片、排骨 …… 冒着热气,也映衬着食客们期待的面孔。

" 赵记老号 " 现在的当家人赵国锋介绍,从他太爷爷闯关东落户阿城到他这一代," 杀猪菜 " 手艺在他家传承了四代。从几十年前的 20 多道菜发展到如今,他家的 " 杀猪菜 " 超过 100 道,但是根儿,没离开女真人、满族传下来的精髓。

" 赵记老号满族全猪宴 " 现在是阿城区 " 舍利杀猪菜 " 的一个代表、文化标签。阿城区非物质文化协会会长、金史学者王永年介绍,阿城 " 舍利杀猪菜 " 的传承有千年历史。" 舍利 " 女真语是泉水的意思,在金代,阿城舍利地区是皇家的御养之地,饲养的猪体魄肉质都是上乘,以这样食材制作的菜肴自是佳品。另外,因为资源分配的关系,女真人喜食猪肉、穿猪皮,吃穿都是那个年代的时尚。从金代流传至今," 舍利杀猪菜 " 已从军粮演变成人们钟爱的菜品,经久不衰。

赵国锋说,为了传承,也为了更好地发扬,他曾拜名师访高友,丰富 " 杀猪菜 " 的做法," 猪身上全是宝,从头到尾都能烹饪成菜 ……" 一时技痒,赵国锋干脆下厨,现场烹饪了 " 血藏羹 "" 眼神经 " 两道菜。行家说,赵国锋把这道 " 血藏羹 " 烹饪得特别鲜嫩,比鸡蛋羹还丝滑。赵国锋指着 " 眼神经 " 这道菜说,每头猪只有两只眼睛,做成这道菜要好多头猪才能凑成一盘。

近年来,经阿城区大力扶持," 舍利杀猪菜 " 已初步形成独特的地方美食品牌,经营业主不断增多," 满族全猪宴烹饪技艺 " 还被列入非遗名录,作为 " 舍利杀猪菜 " 的领军企业," 赵记老号满族全猪宴 " 又在阿城区开了一家占地 3000 平方米的大店,以 " 杀猪菜 " 和 " 金源文化 " 为主要卖点。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