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07
一次看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来这里就对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佳琦 记者 高达 文 / 摄)刻刀起,笔墨落,轻轻按下再揭开一张隐隐透明的纸,一幅吉祥寓意的图案跃然浮现,桃花坞木版年画就像读懂了江南文化的风情,刻印了姑苏城的理想生活。前不久,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大儒巷 38 号古昭庆寺门厅为载体的 " 一团和气 " 馆正式落成,目前已正式运营,面向广大游客与苏州市民开放。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这座近七百年历史的宁静老宅,领略桃花坞木版年画 " 一团和气 " 的魅力。

2023 年 7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苏州考察调研,指出 "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当时,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乔兰蓉,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桃花坞木版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团和气》,并邀请总书记亲自体验木版年画的印刷。" 一团和气 " 馆落成后,乔兰蓉成了这里的顾问。" 作为新时代的年画传承人,我希望年画能重回生活,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变得有温度。"

" 一团和气 " 馆所在的古昭庆寺始建于元天历元年(1328 年),1983 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文物古建筑,现如今保护区、姑苏区通过老宅焕新、空间活化利用,把古昭庆寺打造成文旅融合的示范点。进入馆内,记者看到这里展示着各色各样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并设置了多个展区。这些木版年画,静静地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江南韵、苏州范。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世人熟知桃花坞,大多是因为唐伯虎的这首诗。可是在以前,桃花坞木版年画才是桃花坞的 " 代言人 "。采用精巧的木版套印,搭配红、黄、绿、黑、蓝五种绚丽颜色,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优美清秀的艺术风格。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深受宋、元、明画家们长期的影响和参与,至明代发展成艺术流派,在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之一。2006 年 5 月 20 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起桃花坞木版年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非 " 一团和气 " 莫属,在 " 一团和气 " 馆内,也随处可见各个版本的 " 一团和气 "。从这幅喜气洋洋的年画出发," 一团和气 " 这个可爱的形象在现代看来也十分新颖。此外,桃花坞木版年画这幅 " 一团和气 ",在借鉴明代成化帝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基础上,更突出一团和气的主题,在一个多身份的集合体里,将书卷、长命锁、佛手、如意纹、万字纹等寓意吉祥的器物图案作为填充装饰,可见其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良。" ‘一团和气’表达了苏州市民对‘和’的热烈期待,有着美好寓意,这也是展馆名的由来。" 乔兰蓉介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一团和气 " 馆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它的落成有力构建了区域公共文化新空间,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文创售卖等功能于一体,让苏州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江南 苏州 代表性 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