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12 月 7 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 优化营商环境 "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二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市场主体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聚焦 " 保障用工 ",提升劳务市场匹配度
" 线上 + 线下 " 并行发力,搭建企业用工便捷平台。市人社局创新打造泰山 " 集结号 " 双创服务平台,上线 " 就业泰安 " 抖音号,开辟 " 泰安重点产业链(集群)链上企业招聘专区 ",定期举办掌上招聘会和 " 入企直播 " 招聘会,线上线下全面对接。今年以来,我市累计组织各类招聘 407 场次,提供岗位 12.2 万个。我市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列为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督查激励对象。
" 重点 + 紧缺 " 靶向发力,精准对接重点企业需求。市人社局每季度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缺工数量、薪酬价位等情况进行摸底,建立急需紧缺用工响应机制。每月调度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情况,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 政府 + 市场 " 同向发力,激活人力资源服务潜力。市人社局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引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科研院所 85 家,招引各类人才 540 人次;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实施 " 泰山伯乐 " 培育计划,成功举办 " 泰山伯乐 " 大讲堂,邀请人社部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在第二届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市一名选手总成绩第一名,荣获一等奖,市人社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聚焦 " 助企纾困 ",提升惠企政策兑现度
金融助力,支持 " 稳岗扩岗 "。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985 笔 5.88 亿元。同时,充分发挥 " 泰岗贷 " 政策红利,为 186 家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 7.57 亿元。今年,我市继续兑现降低企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率政策,截至 11 月底,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共惠及企业 2.98 万户累计减负 1.73 亿元。
数据赋能,推动 " 高效落实 "。市人社局创新 " 免申即享 "、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发放频次,实现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直达企业;创新 " 秒批 "" 秒办 " 模式,通过信息共享精准确定缓缴对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直达,实现 " 精准宣传 "。今年以来,全市 289 名人社服务专员服务 1909 家企业,以灵活方式开展 " 送策入企 "4000 余次;采取 " 线下宣讲 + 线上直播 " 形式开展人社惠企政策走基层宣讲活动,已完成新泰市、泰山区、岱岳区专场宣讲,惠及企业 13000 余家。
聚焦 " 人才支撑 ",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
抓好青年人才引育,深挖人才源头。我市出台人才新政 " 加强版 ",为新引进青年人才提供生活补贴及住房补贴。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开展 " 书记县长高校行 "" 才聚泰安 · 链通未来人才赋能行动 "" 泰安人社 6+1" 带你找工作、省会经济圈山东大学站引才对接会、" 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 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 148 场次,共引进专科以上青年人才 2.85 万人,海外留学人员 147 人。
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助力人才留泰。我市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 290 人,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服务窗口管理和高层次人才休养休假制度;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子女入学、人才安居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精细服务。今年以来,我市共发放 " 山东惠才卡 "18 人次," 泰山人才金卡 "365 人次,发放高层次人才证书 278 人次。全市共建设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 8 家,泰安市技师工作站 61 家,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 47 人。
拓展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激发人才活力。我市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平台引育优秀青年人才和转化科研创新成果 " 桥头堡 " 作用,促进优质青年向重点产业聚集,目前共有 19 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2 家企业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率先在全省实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 直通车 " 制度,打破束缚企业优秀人才发展的政策藩篱,缩短优秀人才晋升年限,去年以来 2085 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 " 直通车 " 获评中高级职称;开启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职称评审专项行动,我市首批 42 人经 " 举荐制 " 获评副高级职称,8 人获评正高级职称。
聚焦 " 优化环境 ",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度
柔性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市出台人社领域免罚慎罚实施意见,公布 7 项轻微违法不罚清单和 55 项一般违法轻罚清单。同时,积极应用大数据共享比对、信息化监管等非现场执法,最大程度压缩入企检查频次。
入企服务助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发挥调解仲裁 " 防火墙 " 作用,自 2021 年创建金牌调解组织以来,我市共培树标准化调解组织 39 家,其中 1 家获得国家级金牌称号,8 家获评省级标准化调解组织,30 家市级标准化调解组织。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 " 和谐同行 " 培育行动,石横特钢被评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我市 15 家企业、2 个园区被评为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7 人被评为省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
" 无证即办 " 减轻企业制度性成本。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 " 无证明社保 " 服务,106 项社保服务事项全部实现 " 免证办 "。无证明社保、静默认证服务,被省大数据局作为 " 无证明之省 " 建设典型经验发文推广。
记者 : 杨文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