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一彩民 " 花 10 万买彩票中 2.2 亿 " 引发关注(详见今日快报 A11 版)。江西省福彩中心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不存在内幕,也不能透露中奖者的具体身份。12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致电江西省民政厅,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针对此事他们已经展开调查了。" 我们目前还在讨论中,领导也在跟进。"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届时是否会发布通报,他并不清楚。
这一表态意味着此事已经进入权威调查程序。这对万千关注此事的网民来说,是令人欣慰的。毕竟有关方面对 " 内幕 " 的否认,属于自说自话,并无权威而客观的信息支撑。
公众之所以盯着这事不放,在于某些细节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例如,同一个人,一次性花 10 万买 50000 注号码相同的彩票,这事恐怕绝无仅有。有老彩民分析,只要花 4 万元就可以清空奖池,花 4 万和花 10 万的效果是一样的,但这名购彩者还是花了 10 万。有说法是,由于触发限赔,连税都不用交,这种操作堪称神级。加之当期开奖时间比通常情况足足晚了一个多小时,并不寻常。何以至此,引人追问。
12 月 7 日,一名知名教育博主用数学论证了这种购彩方式的 " 奇葩和冒险 " 性质,其分析称,快乐 8 的 " 选 7 中 7" 平均中奖概率约为四万分之一,以此推断,如果每天买一注,大约需要连续购买约 112 年,才能中得大奖。报道此事的文章在网上刷屏,也呼应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疑虑。
买彩票当然玩的是概率,哪怕概率再小,只要概率存在,就有可能中奖,这没有问题。问题是,当 "2.2 亿 " 背后展现出诸多不合常理的迹象时,公众发出质疑也并不突兀。彩票中奖的公正性、规范性关系到彩民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绝不可大意,绝不可回避。
早在 2015 年 7 月,民政部就开展了建设 " 阳光福彩 " 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排查了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和风险点。近年来,中国福利彩票积极打造 " 阳光福彩 ",对主要工作、关键环节、重要事项等依法公开、规范运行、有效监督,将各环节都置于阳光下,切实依法合规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阳光福彩 " 建设收到的明显成效说明,以公开、透明的运营理念回应社会关切,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是题中之义。
此时,压力似乎传导到了相关部门头上。这其实是好事。对于一起焦点事件的秉公调查,可以得到真相,也可以与公众产生良性互动。只要坚持真相是什么,调查结果就是什么,就没有难办的事、难讲的话。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