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12-10
注意!这些水果,开车前别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发布。该标准将于 202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截图

这些水果开车前别吃

有 " 被酒驾 " 风险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碰上了 " 冤枉事 ":并没有喝酒,只是吃了点水果,却被查出 " 酒驾 "。

据深圳交警测试,一口气吃下好几个荔枝后,立马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 30mg/100ml,确实达到了酒驾的标准,但过 10 分钟后再测," 酒驾 " 状态就轻易解除了,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 " 假性酒驾 "。

除了荔枝,榴莲、菠萝蜜、龙眼、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吃它们的人 " 被酒驾 "。

这类水果含糖量高,它们被采摘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少,果实内部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将自身的糖分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且越成熟,放置的时间越久,乙醇含量越高,吃后酒精就会残留在口腔里。

除了水果,开车前吃这些食物也有可能 " 被酒驾 " ——

1. 腐乳、酒酿等发酵食物

日常的发酵类食品,其制作过程或者发酵后会有酒精,食用后也容易 " 中招 "。

酒糟类食品就是一类引起 " 假性酒驾 " 的 " 元凶 ",比如醉蟹、啤酒鸭、甜酒、酒酿圆子、豆腐乳等。

2. 糕点类点心食物

很多小伙伴经常吃提拉米苏、蛋黄派、瑞士卷、酒心巧克力这类小点心,其实吃完这些东西再开车是很容易被查出饮酒驾驶的,因为它们大多含有酒精的成分。

如果开车前吃过上述食物,休息 15 分钟至 30 分钟后再开车。开车前可先用清水漱口。

如果因食用上述食物被误查酒驾,可向交警提出 10 分钟后重测,一般口腔内酒精成分都会自然消散,吹气数值会猛降至安全值内或者归零。

也可向警察提出进行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酒精含量。

注意:食用含酒精类食品和饮酒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酒后驾驶,几分钟后检测不但不会降低酒精值相反还有可能升高,所以大家不要心存侥幸。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些药品中也含有大量酒精,常见的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些中药在制备过程中要用到高浓度乙醇作为溶剂,服药后不要开车。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务必牢牢记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杨梅 酒精 瑞士 拉米 藿香正气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