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8 日 -9 日," 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 " 在上海青浦召开。会上谋划了示范区明年的工作,同时充分展示了示范区四年来的建设成果。
△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四周年的关键词:" 一体化 "+" 高质量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四年建设,示范区累计形成 136 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 38 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 145 个亮点项目建设," 一厅三片 " 重点区域已启动实质性开发;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已集聚 64 家高能级主体,为示范区建设赋能。
2019 年至 2022 年,示范区两区一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9.1%;上市公司数量从 44 家增至 75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 1560 家增至 2924 家。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
此外,全国首部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水乡客厅标志性工程方厅水院开工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立法有序推进。
△水乡客厅标志性工程方厅水院
一体化:实现 " 一张蓝图管全域 "
今年 2 月以来,示范区总规获国务院批复,先行启动区总规获两省一市政府批复。沪苏浙两省一市共编、共研、共推、共议的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已经建立,"1+1+N+X"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确立,实现 " 一张蓝图管全域 "。
示范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从 2019 年到 2022 年,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 75% 上升到 96.2%,AQI 优良率从 78.4% 上升到 83.3%," 一河三湖 " 重点跨界水体水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或优于 2025 年目标,元荡水域监测发现锥囊藻属和小黄丝藻等典型的清水指示物种。
△ 2023 年 6 月 13 日,王先生在长三角 " 一网通办 " 专窗,一次性办理并领取了归属于吴江区的营业执照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政务服务方面,将上海 " 一网通办 "、江苏 " 不见面审批 "、浙江 " 最多跑一次 " 改革经验在示范区系统集成,打通两区一县政务服务接件平台,实现跨省通办事项的 " 去清单化 " 兜底办理。推进 " 电子证照 " 共享互认,统一企业登记标准、办理流程、服务模式,开展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提高企业跨区域经营便利化水平。
△示范区公交路线图
民生服务方面,推出四批、57 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以社保卡为载体的 " 一卡通 " 已覆盖 283 万居民。8 条示范区跨省公交线路累计发送乘客超 307 万人次。同时,85 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872 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跨省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惠及 246 万参保人员。
△示范区大气超级站科学观测网
高质量:四年来推进 145 个重点项目
四年来,以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为抓手,持续推进 145 个重点项目,进一步营造创新生态,提升发展能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推进 " 一厅三片 " 重点项目 19 个。苏州南站科创新城控规总图已形成成果,主体站房工程开工建设,沪苏湖高铁、通苏嘉甬铁路将在此十字交会,打造成为示范区最重要的枢纽门户。
推进生态环保重点项目 20 个。吴江环长漾、环澄湖等 " 一湖一策 " 加强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生态与发展‘双优势’转化 " 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推进互联互通重点项目 24 个。沪苏嘉城际、上海轨道交通 17 号线西延伸等项目快速推进,跨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不断提速。
推进创新产业重点项目 53 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全面建设。
推进公共服务重点项目 29 个。嘉善沉香村共同富裕聚落、吴江 " 曲水善湾 " 项目建成投运;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建成启用,二期开工建设。2022 年,示范区执业(助理)医师数、专任教师数分别达到 7928 人、29796 人,较 2019 年分别增长 30.0% 和 16.0%。
明年将有哪些动作?
会上,示范区围绕创新策源、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共签约 8 个重点项目。华为公司、阿里巴巴、交通银行等企业,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示范区执委会、两区一县人民政府进行签约。
据介绍,示范区明年将重点围绕五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持续深化一体化制度创新,推动落实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保障,深化重点跨界水体共保联治等;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建设,制定示范区打造 " 创新场 " 和 " 孵化器 " 实施方案,探索开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制定实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完善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 " 一厅三片 " 建设,推进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组织保障,提升执委会统筹协调能力、更大程度集聚市场资源,继续办好开发者大会,加快实现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跃升。
现代快报 + 记者 龙秋利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校对 周露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