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维 记者 曹德伟)每年深秋,越冬的候鸟们都会从遥远的北方出发,千里迢迢赶往越冬地。句容赤山湖湿地因山水相依、资源优渥,也是许多候鸟 " 歇脚 " 或越冬的 " 打卡点 "。12 月初,寒风掠过湖面,潋滟的碧水与旖旎的蓝天相接,赤山湖面上出现了万鸟齐飞的场景,格外壮观。
大湖上空盘旋着外出觅食的野鸭群,环河中的苍鹭悠闲地梳理着羽毛,树梢上的夜鹭突然向水中发动 " 攻击 "…… 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有 3 万到 5 万只羽候鸟在赤山湖湿地越冬。12 月初,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数千只鸬鹚集结于大湖东侧的柳绿岛和月亮湾礁石之上,时而在空中快意翱翔,时而在水中集结围猎,它们的起飞或降落都会让赤山湖顷刻间 " 沸腾 ",场面好不壮观!
据悉,野鸭、鸬鹚等候鸟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繁殖,在中国华中、华南地区越冬。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数十万尾鱼的大湖成为它们越冬的 " 大食堂 ",周边河滩、泥沼孕育了大量的虾、蟹和贝类,也为它们提供了肥美的 " 营养加餐 "。数千株乔木、湖心的礁石、大小不一的浅滩、茂密的芦苇荡更是为候鸟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丰富的维管植物、底栖动物和各种淡水鱼类则为候鸟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而每年大批候鸟都会如约而至。
当地多年持续观测记录显示,每年冬天都会有 3 万到 4 万只野鸭、3000 到 5000 只鸬鹚来此越冬。它们是赤山湖越冬候鸟的 " 主力军 "。
大批野鸭和鸬鹚的到来,标志着赤山湖候鸟迁徙开始进入高峰期。鸟类爱好者们纷纷拿起望远镜、相机进行观察、拍摄。" 每年都有新鸟种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鸟类爱好者范明告诉记者。每年越冬季,他都会花上几十天时间在赤山湖观鸟,每年由他拍摄记录下的鸟类不下 150 种。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