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年底了,又到了收钱的时候。西安上市公司达刚控股(300103.SZ),可能有点 " 着急 "。
去年底达成出售协议后,他们急于出手的资产众德环保,一年了,现在还在手里。
买家款项已经如期支付,但交易标的还差达刚控股 1 亿多元的补偿款,迟迟不能到账,导致股权无法交接。
如不尽快完成 " 交割 ",含有该资产的公司 2023 年年度报表,大概率将继续亏损。
因此,达刚控股发《催款函》、委派专人催促清偿,但奈何至今未见完成交易的公告。
可谓,当初有多想买,现在就有多想卖。
更值得玩味的是,众德环保是该公司 2019 年收购所得,当时花了 5.8 亿元;而去年拟卖出的价格,却仅有 2.8 亿元。
这笔收购,导致了达刚控股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为负。进入到 2023 年,该公司总裁新人选也受到二股东质疑;而公司股票也受到二股东的减持。
迟迟难以 " 结账 " 的出售,不知还会带来什么?
01
出售进展不顺
收购众德环保,是达刚控股的一次业务延伸,出售则是为了聚焦主营业务。只不过,进出之间,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
2019 年,达刚控股收购众德环保时,就引发一系列谜之操作:比如多位高管辞职,预判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一一应验,深交所问询函一份接着一份。
笔者曾撰文《被监管盯上的陕企:高买低卖、迷雾重重 ……》,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这次出售,比当初收购剧情更曲折。
达刚控股在出售草案中明确指出,众德环保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大额商誉减值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且众德环保所处行业资金需求量较大。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众德环保欠付上市公司 20452.51 万元。
这样的解释,并未打消投资者的疑问。
2023 年 5 月,达刚控股路演活动中,有投资者质疑,众德环保为废金属回收领域,行业景气度非常高,大宗商品暴涨,业绩却匪夷所思的滑坡,毕竟在前几年大宗商品低迷的状况下众德的业绩都能大幅增长。
缘何达刚控股接手后,就会出现亏损?
根据历年年报显示,众德环保 2020 年还处于增长趋势,到 2021 年开始出现下滑,公司解释称系政府限电等不可控因素频发,为降低影响,众德环保调整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和新生产线建设,预计 2022 年全面完成并投产。
然而,2022 年众德环保仍未达到预期,净利润亏损至 5908.97 万元。尽管如此,达刚控股当年的营收构成中,众德环保仍贡献了 53.42% 的营收。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意图做强做大,但事与愿违,不仅当初收购时的业绩 " 对赌 " 未实现,而且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不得不说,这笔投资很失败。
鉴于众德环保处于非正常生产状态,仅通过开展贸易业务、出售部分渣料及少量时断时续的生产取得少量收入,以维持基本运营。
于是,达刚控股在去年底拟将其出售。按照约定,后者要偿还上市公司全部存续债务及利息后,才能办理股权交接,众德环保却只支付了 4900 万补偿款,尚欠 1 亿多未支付。
众德环保称,提交的银行融资申请已经获批,但放款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力争不晚于 2023 年 11 月 30 日前向公司足额支付剩余款项。
如今期限已过,却迟迟未见相关进展披露。
02
董事会内部 " 分裂 "
从拟出售众德环保至今,一年时间,达刚控股董事会内部也出现了裂痕。
2023 年 6 月,达刚控股总裁傅建平先生及董事、副总裁曹文兵主动请辞后,管理层空缺,王妍被聘任为公司总裁,同时担任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黄明被聘为副总裁。
履历信息显示,王妍 1982 年出生,毕业于贵州大学计算机系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历,一直在达刚控股体系内任职,曾任达刚控股销售办公室主任、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等职务。
黄明 1970 年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审计专业),曾在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海归小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任职。
对于两人的任命,达刚控股董事会的意见并不统一。公司董事谢强明、独立董事闫晓田均投了反对票。
谢强明称,根据王妍的履历,其不能满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的任职要求,且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其经验及领导、组织能力尚不足,不能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闫晓田也认为,王妍不具备相应专业背景,无法胜任 " 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 " 这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的任职要求;其经验及领导、组织能力尚不足,不符合这一职位(总裁)需组织公司全面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任职要求,不能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对于黄明的任命,两人也认为缺乏 / 不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不能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不过,虽然两人投了反对票,但仍未改变最终的任命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谢强明是达刚控股第二大股东英奇投资(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英奇投资 ")的代表董事,2021 年 3 月以来担任英奇投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二股东代表出于对公司未来的考虑,表达了对新人选的反对。
何况,前一年,达刚控股刚刚经历了上市以来的首亏。2022 年,该公司亏损 3.3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355.31%,重要因素之一是众德环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2.42 亿元。
03
减持不断
对新人事表达不满之外,二股东也在减持手里的股票了。
2023 年 6 月 27 日,二股东英奇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达刚控股 317.6 万股,减持均价为 5.97 元 / 股。
这一价格,相对于当年的投入,已经处于浮亏。
2019 年,英奇投资从其他投资方手中受让达刚控股 6320.26 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9.90%),受让价格为 11 元 / 股,合计 6.95 亿元。
该轮减持结束后,英奇投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5104 万股,持股比例 17.1%,按 12 月 6 日收盘价 6.74 元 / 股计算,总市值 3.64 亿元。
数年的投资,不仅没有挣钱,还亏损了不少。
在此之前,达刚控股另一位股东,深圳市聆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 786.51 万股,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 5% 以下。
很难说上述股份减持,与收购众德环保后达刚控股的首次亏损没有直接关系。
对达刚控股而言,一场跨界收购,不仅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因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导致出售无法完成。
又到年底," 收钱 ",显然是达刚控股非常紧要的事。
相关公告显示,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监事会已于 2023 年 12 月 2 日任期届满,为确保董事会、监事会相关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达刚控股董事会、监事会换届进行了延期。
此外,达刚控股实际控制人孙建西质押了 1159.3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65%,质押起始日为 2023 年 12 月 1 日,质权人为比利夫(深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用途为融资担保增信。
此事,是否与解决众德环保的最终 " 交割 " 相关,还不得而知。
图 / 达刚控股官微、视觉中国
来源 / 镐京笔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