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2-14
【金融棒棒糖】什么公司?榆能10亿才当“小股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外资 REC Silicon Pte.Ltd(下称 REC)离场后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宏瑞科)的股权归属尘埃落定。

11 月天宏瑞科的股东发生变更,由此前的 REC 变更为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汇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汇森投资),持股比例为 15.06%,后者隶属于榆林能源集团,背后实控人为榆林国资委。

据此前挂牌价格榆林能源为这笔交易付出了 10.25 亿元。

01

年营收 36 亿:榆能现身做 " 小股东 "

天宏瑞科成立于 2014 年 7 月,由陕西有色旗下的有色天宏与全球领先硅材料制造公司 REC Silicon 旗下公司 REC 共同出资成立,有色天宏和 REC 分别持股 84.9% 和 15.0602%。

回顾成立之初相关报道,这一股权安排核心内容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助力陕西硅产业使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迈向世界一流水平。如今来看天宏瑞科已经完成了这一 " 使命 "。

▲图:天宏瑞科公司

中外合资的身份使得天宏瑞科在技术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依靠 REC 在硅材料领域 40 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多条硅材料生产线,成为国内极少数有能力量产电子级超纯多晶硅的企业," 明星产品 " 粒状多晶硅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成为陕西公布的第二批光伏产业链 " 链主 ",下游客户则包括隆基绿能(601012)、三星等龙头企业。

技术上的领先,直接反映在天宏瑞科的营收上,在度过投入期后,2021 年公司扭亏为盈,营收为 17.95 亿元,净利润 7174.45 万元;2022 年营收 35.56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 9 月,外资股东 REC 在西部产权交易网挂出股权转让公告,要以 10.25 亿出售持有的股份。直至 11 月公司股权发生变更,汇森投资接替其成为第二大股东。

继任者是何来历?

作为榆能集团旗下的资本运营平台,汇森投资的股东由省内三大能源集团之一的榆能集团持股 40%;代表财政的榆林财金持股 30%;神木国资持有剩余的 30%。除去接下天宏瑞科的股份外,汇森投资还作为今年上市的陕西能源(001286)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8% 与长安汇通一致。

▲图:榆能集团

以上举动或许可以视为榆能集团近些年为转型发展做出的诸多探索之一。集团目前对自身的定位置要打造 " 以煤为基、资源开发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多元发展的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

因此除去传统的能源业务外,榆能集团同时积极布局精细化工、新兴产业、金融与环保三大板块。

代表性的动作是与折生阳一起投资华秦新能源,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 25%),该公司自 1999 年开始水电解制氢装备研发工作,同时是陕西省氢能产业链 " 链主 "。

截至今年 6 月榆能集团资产总额达到 987.75 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 570 亿元,同比增长 194.8%,实现利润总额 54.99 亿元,总员工人数达一万人。

02

战投落地百亿项目启动在即

再说回天宏瑞科,在外资退场的同时该公司启动融资计划,拟 50 亿元引入战投,用于 8 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运行经济性。

据相关媒体披露,该笔战投方似乎已经落地。由中信金石资本领投,隆基股份(601012)、晶科科技(601778)、晶澳科技(002459)、TCL 中环(002129)、有研硅(688432)、通威集团、北京黑土地基金等机构完成对天宏瑞科的投资。

从投资名单上看基本以产业资本为主,且上市公司居多,当然上述消息仍有待官方的进一步确认。

▲图:天宏瑞科公司项目现场

在此之前我们先深入战投项目本身。

天宏瑞科的 8 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 96 亿元,项目占地 1101 亩,建设地点位于榆林市榆佳产业新区。已知的最新进展是今年 9 月项目拿到了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的批复。

根据项目向省发改委提交的报告来看,项目完成后年消耗电力 18.6 亿千瓦时、天然气 2.91 亿立方米,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相当于消耗 89.3 万吨标准煤。就此也能够解释项目选择落地 " 能源重镇 " 榆林的原因。

具体到项目建设,8 万吨的产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现有工程预留空地改造新增 2.5 万吨粒状多晶硅产能;二是在现有工程西侧建设 5.5 万吨粒状多晶硅产能。另外对于生产硅材料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将配套建设氢回收装置,将现有装置废气中的氢气和氯硅烷进行回收再利用。

▲图:粒状多晶硅

这里我们有必要着重了解下粒状多晶硅,这是天宏瑞科的核心竞争优势。

学术层面对于粒状多晶硅的定义是平均粒径为 1mm 左右的颗粒状多晶硅材料,该产品的的特点是无需破碎可直接用于多晶铸锭及单晶拉制。

得益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天宏瑞科的粒状多晶硅相较于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成本上,综合电耗仅为三分之一;质量上可达到块状硅同等水平,并且工艺流程短;应用上,产品流动性好、填充性强,可以同现有块状硅形成良好的应用互补。

目前在国内仅有两家公司具备生产颗粒硅的能力,除去天宏瑞科,另一家是 " 颗粒硅 " 巨头协鑫科技(03800),该公司总市值达 288.25 亿,2022 年营收 359 亿元,净利润为 160.3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多晶硅的营收近些年获得连续增长:2020 年为 22 亿元;2021 年为 60 亿元;2022 年再度翻倍为 177 亿,由此可见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03

稳控转:榆林全力介入

新 " 入场 " 的汇森投资股东背后,按持股比例大小分别为榆林市国资委、榆林市财政局和神木县政府,汇聚在一起则代表着榆林市政府意志。

那么榆林从外资手中 " 接盘 " 的意图何在?

金融棒棒糖认为,在榆林追逐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这一举动是落实 " 稳控转 " 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对 " 转 " 字的真实响应。

具体来看,就是一方面坚定不移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能;另一方面善于将从传统能源挣来的 " 本钱 " 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投在新能源和非能产业培育发展上,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图:延长石油榆神五十万吨 / 年煤基乙醇项目

除此之外,榆林还有其他收获。

在产业协同端,新 " 入场 " 天宏瑞科是榆林发展全市重点产业链的一招 " 妙棋 "。因为今年 7 月《榆林市重点产业链 " 链长制 " 工作优化调整方案》发布,其中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一节中明确提到,加快推进陕西有色天宏瑞科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可以预期的是,榆林直接入场将有利于提速重点项目节奏。

在资本市场端,这次天宏瑞科在此次股权转让时提到 " 投资方应确认其不存在可能对公司上市产生任何障碍的情形 ",这与此前引战投条件之一如出一辙,未来冲击资本市场意图不言自明,而地处佳县的天宏瑞科是 " 省市县 " 三级上市后备企业,此次 " 外资 " 退出榆林顺利 " 入场 ",伴随着后续战投顺利引入,预期将让榆林 " 提前 " 收获一家上市公司。" 到 2025 年实现 3 家以上科技企业上市 " 是榆林给自己的目标之一。

▲图:丝博会榆林项目签约现场

若在更大的场景下审视此次动作,需结合榆林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建立具有榆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无论是打造万亿级能化产业集群,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榆林此番 " 入场 " 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的 " 链主 " 天宏瑞科,即是一次鲜明注脚。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作为陕西经济 " 第二城 ",榆林这座能源重镇城市的产业升级探索,恰恰是在这一笔笔对新能源企业或新兴项目的 " 接手 "" 增资 " 以及 " 上马 " 中主动铺陈开来,悄然之间蹚出了一条日渐清晰的转型路径。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光伏 陕西 榆林 隆基绿能 外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