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点点烛光,照亮黑暗、寄托哀思、告慰逝者、祈愿和平。12 月 13 日晚,烛光祭 · 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小号手吹响《南京记忆》,拉开了烛光祭 · 国际和平集会帷幕。
" 用尽余生,继续讲述南京这段历史 "
1937 年寒冬,美籍人士约翰 · 马吉用一台 16 毫米摄影机记录下日军暴行。二战结束后,约翰 · 马吉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约翰 · 马吉的孙子弗雷德里克 · 马吉来到烛光祭 · 国际和平集会现场。
△约翰 · 马吉之孙子弗雷德里克 · 马吉
他说," 我的祖父在南京度过了大半生,他深爱着南京城,他觉得为南京人民出庭作证是义不容辞的。多年过去,我也得以有机会来到南京看一看!现在我的心与南京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心连结在一起。战争虽已结束,但和平的主题会永存。我会用我的余生继续讲述南京的历史。"
△四位代表共同发起和平宣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马雯倩成为首批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她说," 我定会紧握捍卫历史真相的接力棒,守护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医护代表王梓皓说:" 我深知守护幸存者就是守护这段历史,传承医者仁心就是传承历史记忆!"
" 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 " 项目团队学生代表雷乾昊说:" 我立志,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传播到更广的地方去。"
紫金草志愿者蒋陵业说," 在纪念馆每天都有大量的志愿者开展观众引导等服务,这是志愿精神的接力,也是守护历史的接力!"
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的希望——世界和平。
在歌声和烛光中,祈愿和平
" 渴望蚕豆做早餐,蚕豆做午餐,蚕豆做晚餐 ……" 现场,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带来追思并抚慰人心的合唱《蚕豆歌》。
" 不屈的紫金草啊,凄风苦雨中生长,向着天空昂着头颅,对着太阳,顽强歌唱 ……" 在和平公园,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的 60 多个孩子唱响原创歌曲《紫金草向阳生长》,带来追思。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名誉顾问大门高子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名誉顾问大门高子感慨道:" 听了你们非常优美的歌声,让我非常感动。今天亲眼看到南京成立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非常想让日本的民众能够听到孩子们这么优美的歌声。" 她计划明年再来南京演出,并邀请中国的紫金草艺术团到日本交流演出,共同祈愿和平。
17 时 55 分,伴随着歌声,紫金草女孩手捧紫金草发光灯箱,从和平之墙缓缓走向和平广场。四束象征和平之光的紫色灯柱从和平女神像四角直射天空,寓意和平之路需要每个人守护。
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同步烛光祭
在纪念馆之外,在南京的多个大学、丛葬地,学生和市民们自发点亮烛光。
在世界各地,在互联网云端,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数以万计的网友同步举行烛光祭。祭场大屏上不断闪现他们的画面。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和平的力量,犹如点点烛光,微光成炬,积小成大。近年来,先后两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来到纪念馆,成为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讲述家族的苦难遭遇,把维护和平的信念传递给人们。
周峰说:" 今天的南京,已经成为一座留住历史记忆、开展和平行动的国际和平城市,让和平的薪火犹如一盏盏烛光,在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代代相传。最真的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前行。一切铭记历史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创更好的未来。"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梦云 / 文 顾炜 刘畅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