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2-14
【今西安】没有仁心 何以为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美国纽约北部萨拉纳克湖的湖畔,埋葬着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他创办全世界第一家肺结核病疗养院的事迹可能并不为当今的多少人知晓,但是他镌刻在墓志铭上当做一生行医总结的三句话,至今却成为所有从医者要学习的人文思想,要领悟的医学情怀——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翻译成中文,便是——

有时是治愈,经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一个医生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病人和所有的疾病,但可以给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可以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给予其精神上的巨大宽慰。

但是,有些医生压根就做不到这一点,在其眼里,只有利益,在其行为里,只有斤斤计较,没有举手之劳的帮助,而是刻薄故意的刁难。

家里老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已经十多年,随着年龄增大,并发症越来越严重。从去年至今,已经四次在北郊某大型民营医院住院治疗。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一方面是离家相对近方便我们陪护照顾,更重要的一方面,这家民营医院不像那些某田系医院唯利是图,很多医生也是从国有三甲医院挖过来的,各方面口碑都还不错,再加上这医院不像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二附院那样人满为患,经常排队一个多礼拜都住不进去院。在这里,基本上当天就能入院。

也就是在最近的一次住院治疗时,主治医师略带批评地提醒我们说,像我们家老人的这种情况,早就应该申请办理慢性病。申请下来了慢病,不但住院正常享受医保报销,平时在医院和药店给老人买相关慢病的药品,同样可以享受医保报销。

这位医生还告知了办理慢病申请的相关流程,告诉我们这次出院后就可办理,而且明确说只需要在他们医院走相关流程就可以了。

老人出院后,我们把老人的慢病申请列入重要事项。因为医院的行政部门只在周内上班,我专门在周内请假一天来办理这件事。

因为之前医生已经告知,再加上又咨询了导医台的工作人员,在流程上倒没走什么弯路。在相关窗口领取申请表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八楼的病案室复印了最近一次住院的诊断证明和病历后,到当时住院的那个科室,门诊上任意找两个专家医生在申请表上签字就可以了。

在八楼病案室打印诊断证明被莫名从最早提交身份信息到最晚才拿到相关材料略过不提,重点是拿到材料后的找医生签字。

老人最近一次住院是在该院的神经内科,拿到材料后,我便第一时间直奔神内门诊,看到一个挂着专家门诊的牌子敲门进入。正巧这位女医生当时并没有病人,说完来意呈上材料,该医生便接过去翻阅起来。

那一沓足足四十多页的病历,她哗哗哗地迅速翻了一遍,然后说,你这材料不够,少做一项检查,支撑不了糖尿病慢性病结论。

我瞬间有些懵。诊断证明以及住院病案首页上,都清晰地列出了多达 14 项病症。其中第四项为 " 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第五项为 "2 型糖尿病 ",第六项为 "2 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 "。

盖着该医院大红公章的诊断证明以及既有医院红章还有一串医生签字的病案首页,出自该院诊治医生之手,依据的就是 40 多页病历中包括心电图、CT、B 超、多普勒、血检、尿检、耳镜、眼震、头脉冲以及很多我们看不懂的各种检查。这位医生却说缺少支撑糖尿病的检查,难道之前的多位诊治医生是凭感觉得出来的吗?还是该院的病案室给我们漏印了相关的检查材料?

我当时就不知道该咋办了。该医生说,要么你们挂号让病人补做检查,要么你去找我们主任,主任如果签了我再给你签。

出了这个门,我看着诊断证明上的白纸黑字以及大红章子,再感觉着手里那 40 多页的沉重。老人本身就行动不便,把其折腾到医院再做一个不知所云的检查显然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想办法找科室主任吧。

最终在另一家没有挂专家门诊的诊室里找到了科室主任,巧合的是主任就是老人住院时的诊治大夫之一,她一看病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是哪位病人,很快就在病历上找出了有关高血压、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血管病的检查单并折页做了记号。随后她签完字说,你们到斜对面找余大夫再签一下就可以了,就说我看过了签过了。

余大夫,就是先前那位说资料不够的医生。

有了主任的签字,而且还专门将相关检查页做了记号,我心想,这下这位余大夫应该没啥说的会很快签字了。

事实证明我想的太简单了。

再次拿着已经有主任签字的慢病申请单及一沓材料走进余大夫的诊室的时候,即便她戴着口罩,我们也看到这位余姓副主任医师已经是一脸的不高兴。她再次翻了一遍病历尤其重点瞅了主任折页的地方,完了还是来了一句——材料不够,我签不了!

我说,主任都审过签字了,材料她也都看过了,她说麻烦您也签一下就可以了,您看今天门诊也没有别的专家了 ……

人家余医生还是那句话,主任是主任,她签不了。

我说,您刚才不是说主任只要签了您就可以签吗!

她不耐烦地说,你找别人签去,最好找你们的主管大夫去。

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人家这位余医生,就是不愿意给签字。

是啊,我们又不是人家的病人,又没挂人家的号,人家就是不签咋的?

也许,前面挂个人家的专家号,就不会连吃两次闭门羹了。好吧,怪我们想得简单了,以为就是像领表窗口说的那样,随便找两个专家医生看一下材料签个字,需要挂什么号吗?

同去的朋友生气地说,这种没有仁爱心的人,怎么能当好一个医生。

老人住院时的主管医生当日并不在门诊,我又哼哧哼哧排队挤电梯去另一栋楼的住院部去找,遗憾的是这位医生也没在住院部,而住院部的其他医生,都说他们没有审核签字的资格。

无奈,我只好又请了一天假,专门来找主管医生签字。

这位主管医生倒是很热心,不但很快签了字,而且还详细询问了老人出院后的情况,并叮嘱我们该在家里如何给老人用药护理,有问题还可以随时找他咨询。

随后,材料交到医院的相关窗口,工作人员说没问题了,到 12 月就应该可以享受慢性病医保待遇了。果真,到了 12 月月初,我们查询得知慢病申请已经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可以享受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相关慢病政策了。

然后,便不由得再一次想起了那位余医生的所作所为,十分想不明白有着其医院明确诊断结论和相应检查单据的那么厚一沓子材料,有着其他医生迅速的签字,以及之后顺利通过医保部门审核的那么明显的慢性病,怎么就在这一个医生这里成了 " 材料不够 "?!

其实,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一句话,人家就是不乐意,不愿意!

只是,不知道这位余医生,在修学和行医的过程中,听没听说过特鲁多医生,知不知道他说过的被奉为医界经典的那句话。

又想,现在全省全市上下都在大力推进 " 三个年 " 活动,作为窗口单位的医院,是不是也可以纳入 " 三个年 " 的范畴?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