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12 月 15 日,记者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 "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获悉,我省粮食生产实现 " 二十连丰 "。2023 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 2.21 亿亩,比上年增加 89.85 万亩,产量 1557.64 亿斤、增产 5.04 亿斤,连续 6 年稳定在 1500 亿斤以上,连续 14 年居全国首位。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兆成围绕 "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 作主旨发布。
国家粮食安全 " 压舱石 " 更加稳固
年初以来,我省农业农村战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部署要求,牢记总书记对龙江殷切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 " 三农 " 工作部署,锚定率先建设农业强省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国家粮食安全 " 压舱石 " 更加稳固。
我省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首要担当,始终胸怀 " 国之大者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的部署,全面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启动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制 " 五良 " 协同,深入实施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克服局地洪涝等影响,粮食生产实现 " 二十连丰 "。
我省农业抓住耕地和种子 " 两个要害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建成全国最大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支持北大荒垦丰种业生物育种平台建设,推进国家黑龙江大豆种子基地和 19 个国家制种大县及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 45% 以上。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大力推广 " 龙江模式 " 和 " 三江模式 ",全面落实 "5+2" 七级田长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亿亩、规模全国最大。
践行大食物观,推进 " 两头两尾 "
我省坚持践行大食物观,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 15 项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奶业生产意见,建成全国最大纯种和牛生产基地,持续保持全国最大奶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基地优势,乳制品加工能力、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肉蛋奶产量 647 万吨,同比增长 1.9%。实施冷水渔业振兴行动,组织开展春育、夏放、秋捞、冬捕等四季衔接系列渔事活动,叫响龙江冷水鱼品牌。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设施棚室发展到 45.9 万亩,黑木耳产量领跑全国,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 " 四个农业 " 推进进程中,我省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获国家批复,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保持在 98% 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达 3.1 万台、开展飞防作业面积 4.6 亿亩次,均居全国首位。新创建 4 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预计达到 9400 万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378 家企业、923 款产品获得 " 黑土优品 " 标识授权," 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 " 已成为龙江农产品亮丽名片。
在 " 粮头食尾 "" 农头工尾 " 助力下,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打造了雪花肉牛、白鹅等 6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建设国家级产业强镇 69 个、全国 " 一村一品 " 示范村镇 109 个。
学习 " 千万工程 ",擦亮乡村底色
我省在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富行动方面,深入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 经验,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 "4+2" 整治提升,实施 " 百村精品、千村示范、万村创建 " 行动,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 个、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村 7 个,和美乡村龙江画卷徐徐展开。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国家批复黑龙江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省份,深化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推进,实施 " 农垦社会化服务 + 地方 " 行动,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到 4358 万亩。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发展绿色农业为鲜明导向,统筹推进 " 四个农业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要以全面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和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积极创建国家级智慧农业引领区和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实践地,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