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的一条消息令人震惊。" 一名在公安局户籍信息中显示已经去世 3 年的居民,他的健康档案为何依旧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更新?" 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监督时发现,龙凤镇卫生院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存在异常情况。经查,该区居民亡故后仍在建档、更新的问题档案共有 500 多份。
此后,数名相关人员因违规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成本补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发放的补偿款已全部返还给了财政部门。立案调查很彻底,处理也很严格,但仍有教训值得吸取。
人去世了,但健康档案居然还 " 活着 ",真的太荒诞了。根据相关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失访等,均需记录日期。这意味着,一旦居民死亡,就应该依规即时终止健康档案。但有关人员不仅没有落实规定,反而故意制造健康档案仍在正常运行的假象。
这些 " 幽灵档案 " 的存在,让严格规范地管理健康档案在当地成为一句空话。国家层面为了推动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要求保障相关经费投入。但经费的无忧,却成为一些人满足私心的 " 契机 "。据报道,相关人员每更新一份健康档案,便可按更新质量获得最高 4.5 元的维护管理成本补偿。
" 幽灵档案 " 的出现,不仅可能导致财政投入受损,还会造成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到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所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众所周知,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不仅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意义重大。但 " 幽灵档案 " 却和建立健康档案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严肃处理此类行为,不整治这一领域的歪风邪气,就不能保证健康档案的 " 健康 "。
执纪力量的介入固然令人欣慰,但应该看到,相关部门在监管中的失位令人担忧。2009 年 12 月推出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检查评估,及时向同级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调整相关政策措施。问题是,当地相关部门做到了吗?查出过问题吗?进行过处理吗?
监管不到位,检查评估不给力,何以保证杜绝隐患和漏洞?就此而言,相关方面的处理,还不能给本事件画上句号。举一反三,加强常态化监管,加大惩治力度,是迫切之事。
贰拾柒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