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3-12-18
贵州“村碗”制造出一种稀缺的情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举办的大型村歌竞演活动 " 乡村超级碗 ",迎来收官大秀 " 村碗巅峰之夜 ",累计 1.2 亿人次观看。继 " 村超 "" 村 BA" 之后," 村碗 " 也成为一个火爆的流量点。

人们关注 " 村碗 ",首先是因为 " 村超 "" 村 BA" 已经形成了 IP 效应。受其影响,大家期待值拉满,认为 " 村碗 " 会延续前两项活动的烟火气和喜剧性,能够带来丰沛的心灵感受。

" 村碗 " 中,既有以往形象朴素如今在舞台上发光的歌者,又有人群聚集载歌载舞的热闹与美好,还有纯净动听的传统歌谣。它将藏在大山深处的 " 好声音 " 搬上舞台,更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乡土风情通过直播传递到五湖四海。" 村碗 " 被高度关注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网友喜欢 " 村碗 ",在于 " 村碗 " 制造出一种稀缺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所有人都身处自然、山水、村庄的怀抱,凸显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与都市中程式化、网络化的生活相比更具吸引力。而歌唱,向来又是最直抒胸臆的表达形式,因而,这一情境拥有强烈的穿透感,哪怕绝大多数网友只能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来欣赏,也能身临其境。

可以说," 村碗 " 装满了线上线下人们的关注与向往," 村碗 " 之所以受欢迎,最本质、最核心的还是 " 表达 "。参与 " 村碗 " 比赛的都是地道的村民,有的表达劳动、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表达生命、有的表达热爱 …… 他们唱的歌、跳的舞、演的秀,甚至穿戴,都成了名副其实的 " 最炫民族风 "。

从《敬酒歌》《五月蝉歌》《吹木叶趁木叶青》等民族歌曲,到《有个地方叫西江》《月亮里的阿妹》《最炫民族风》等流行歌曲,人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文化的多元与融合,也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写满民间故事与民族记忆的老歌,到走向时代之情的新歌,人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是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与情感,也是乡村变迁的脉动与轨迹。

事实上," 最炫民族风 " 只是对 " 村碗 " 的一种平面化的解读。若从内里看," 村碗 " 恰好是地方乡村文化、乡村民族文化与当代潮流的不谋而合。它们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迎头会合,紧紧拥抱。

现代社会不乏节日,但人们更渴望接地气的、能参与的、感同身受的节日氛围。" 村碗 " 做到了,无论主办者、参与者还是远方的欣赏者,都不约而同地将之当成了节日,而且升华了——在一场如节日一般的竞赛中,村民们表达着淳朴真挚的乡音、乡味、乡情,释放着友好、善意与欢乐,提供着正向的情绪价值。与此同时,村民们也提升了幸福感,更加坚定乡村民族文化自信,何乐而不为?

韩浩月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脉动 超级碗 喜剧 竞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