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 100 人死亡、青海 11 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中国地震台网:截至 12 月 19 日 6 时,甘肃积石山共记录到余震 275 次
余震统计:截至 12 月 19 日 06 时 00 分,共记录到余震 275 次,其中 3.0 级及以上余震 9 次,分别是 6.0-6.9 级地震 0 次,5.0-5.9 级地震 0 次,4.0-4.9 级地震 2 次,3.0-3.9 级地震 7 次;3.0 级以下余震 266 次。
甘肃积石山地震:未来十天无降水 夜间最低气温将达 -14 ℃
临夏州气象局发布积石山县震区专题天气预报,过去 24 小时,临夏州积石山大河家、柳沟、刘集、安集、银川、寨子沟、吹麻滩、石塬及附近乡镇天气晴间多云,19 日 06 时气温 -14 ℃左右,风力 1~2 级。未来 10 天积石山无降水过程,天气以晴间多云为主,最低气温 -14 ℃左右,最高气温 5 ℃左右。
气象专家提示,夜间最低气温 -14 ℃左右,救灾避灾人员请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应急帐篷内取暖注意安全,使用明火时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救援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应急管理部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
甘肃省启动地震Ⅱ级应急响应
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据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消息,经甘肃省政府同意,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甘肃省地震Ⅱ级应急响应。
目前,已调集消防、森林消防、省级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 1300 余人、救援车辆 180 余台赶赴现场。第一批救灾物资棉帐篷 100 顶、折叠床 400 张、棉被 400 床、棉褥 400 床、棉大衣 500 件、火炉 100 套正在运往灾区。
此外,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省直各相关部门立即组成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赶往灾区
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 6.2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第一时间在省委应急值班室调度救灾工作,目前正连夜赶往灾区一线。
19 日凌晨 2 时 40 分许,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抵达积石山县,立即指挥应急救援,研判震情形势,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抵达积石山县后,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立即开展指挥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胡昌升、任振鹤要求,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努力搜寻被困人员、救治伤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要尽快核查核实灾情,全力做好交通、电力、通讯保畅保通,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甘肃省委省政府成立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社会秩序组、现场救援组、灾情摸排组、医疗救治组、数据统计组和信息发布组、交通运输组、物资保障组、通讯保障组等。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连发多次地震 武警甘肃总队官兵紧急赶赴灾区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武警甘肃总队迅速出动兵力赴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阳屲村、团结村、李家村进行抢险救援。武警官兵采取摩托化和徒步行军的方式,第一时间赶到震中区域,立即投入搜救伤员、抢修道路、搬运物资等任务。截至 7 时 30 分,成功搜救转移群众 45 名。
甘肃临夏地震震区有山体坍塌
大河家桥支座发生偏移
截至 12 月 19 日 3 点 40 分,甘肃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排查发现,G310 线大河家桥桥头(青海岸)发生山体坍塌,大河家桥支座发生偏移,该中心正在组织力量对偏移支座进行调整复位,同时青海方面已安排人员、机械设备清理塌方土体。
青海部分房屋裂缝,部分院墙倒塌
经初步排查,青海循化县清水乡、道帏乡、积石镇等地部分居民的房屋出现裂缝,部分院墙倒塌;民和县官亭镇、中川乡等地受灾较重,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部门在循化公路段巡查发现,清水至大河家公路部分路段因落石导致公路阻断,正在抢修。此外,民和县杏儿乡协拉村处于断电状态。
深夜连震多次,最大震级 6.2 级
18 日深夜至 19 日凌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大震级 6.2 级。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 35.70 度,东经 102.79 度)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据甘肃省地震局消息,截至 12 月 19 日 2 时,共记录到余震 140 次,最大震级 4.1 级,其中 3.0~3.9 级 6 次,4.0~4.9 级 2 次。
甘肃兰州、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宁夏吴忠、青海西宁等地震感明显。
专家:本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 3 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甘东南活动构造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发育着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塔藏断裂、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虎牙断裂等多条深大断裂。
此次地震震中附近 200 公里范围内,1900 年以来共发生 6 级以上 3 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 - 余震型地震。截至 2023 年 12 月 19 日 04 时 00 分共记录到 3.0 级及以上余震 9 次,其中 3.0 — 3.9 级地震 7 次,4.0 级以上地震 2 次,最大为 19 日 0 时 59 分发生的 4.1 级地震。
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序列衰减特征、地震前兆资料综合会商结果初步判断,此次地震为主震 - 余震型地震,余震衰减基本正常。地震部门正在进一步密切跟踪研判。
多地网友提前收到预警
希望救援顺利,一切平安!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地震台网 甘肃发布 央视新闻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