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汕头 2023-12-19
金平区加强发展要素保障,聚力发展产业集群 “工业上楼”筑巢引凤 实体经济“强筋壮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从 " 百载商埠 " 走来,朝着现代化宜业宜居的活力城区走去。

在汕头市中心城区、老牌工业重镇金平区," 工业上楼 " 加强发展要素保障、精准招引大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新兴大产业引领集聚发展 …… 这片科创和工业热土已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和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金平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 " 百千万工程 " 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之路,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优服务、稳增长,着力突破发展难点,为实体经济 " 强筋壮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 1 至 10 月,金平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全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 393.75 亿元,同比增长 4.1%;规上工业增加值 95.97 亿元,同比增长 4.7%。

" 工业上楼 " 破解瓶颈

要素保障护航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实施 " 百千万工程 " 的重要切入点,产业要振兴,发展空间是关键,土地资源是基础。

金平区产业层次较高,在教育、医疗、科技、环境、城市配套等方面具备发展优势。但是,多年来,人多地少、发展空间不足一直是制约金平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土地制约难题,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金平区结合实际,提出 " 以‘工业上楼’加强发展要素保障 " 的对策,以优化存量、做大增量为突破口,大力推进 " 工改工 ",通过政府转接流转、集体与企业合作、企业自主改造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推动低效产业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再利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土地收储,推动土地集约利用。

位于金平区后兰路与鮀中路交接东北角的金平工业园区现代产业集聚区 " 通用厂房建设项目 ", 是金平区利用 " 工改工 " 政策在集聚区投资建设的首个村集体 " 工改工 " 项目,也是首个通过区交易平台流转交易的 " 工改工 " 项目。在建设工地,记者看到,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紧张有序施工。项目总用地面积 34.302 亩,分两期进行建设,容积率达到 4.0。一期建设的 2 栋通用厂房已竣工,正在进行项目验收。二期建设包括 1 栋 8 层通用厂房,1 栋 14 层商业综合体,并配套一层商业地下停车场,整体预计 2024 年 6 月份竣工,其中,3 号厂房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综合楼预计 2024 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一、二期已同步开展招商,已有多家企业意向入驻。

为切实推进 " 工改工 ",金平区全力破解产业用地难题,出台了《金平区 " 工改工 " 及街居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项目产业用地准入标准管理的实施方案》、《金平区集体资产出租出让工业项目准入指引(试行)》等政策,同时创新了多种 " 工改 " 模式,包括国有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模式、集体 + 市场化主体合作模式、集体 + 政府主导改造模式、" 工改工 "" 三旧 " 改造等,进一步加快 " 工改工 " 的实施进程,优化土地产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 " 工业上楼 ",资源共享。金平区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 " 改旧立新 "" 腾笼换鸟 " 等多种方式实施 " 工改工 ",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创造宝贵的产业空间,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招商。2023 年金平区有 11 家企业 490 亩工业用地通过利用自有土地进行 " 工改工 " 自主改造,拆除老旧厂房,按现代化标准厂房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向 " 上 " 发展更多的产业空间,大大提高项目容积率及使用率,可满足企业大型生产设备的布置,也可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场地,实现 " 工业上楼 " 的需求,促进企业在更高平台发展壮大。在 " 工改工 " 推进过程中,金平区还于今年 4 月组建了汕头首个专门服务于 " 工改工 " 的产业服务联盟——汕头工改云链产业服务联盟,为有意向参与 " 工改工 " 的企业提供 " 一站式 " 全面服务。

据悉,2023 年金平区 " 工改工 " 任务为 1000 亩,截至 11 月底,已完成 26 宗计 788 亩,完成进度 78%。目前,金平区正在开展 " 工改工 " 工作流程的有 23 宗计 543 亩。此外,2022 年金平区 " 工改工 " 已完成任务共 33 宗,面积 1006 亩,完成率超 100%。2022 年 33 宗项目中已有 15 宗项目竣工投产,其余 18 宗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精准招引重点企业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 " 金梧桐 ",招引 " 金凤凰 "。围绕现有产业链梳理需求清单,金平区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作为主攻方向,明确重点引进目标企业,通过精准招引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2023 年金平区以政府为主导的 " 工改工 " 项目共 4 宗 106 亩。项目定位于战略类新兴产业,从大健康食品、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通用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化物流等方面进行精准引进。以政府主导为抓手,推进低效用地再利用,做好 " 提效增能 " 文章,不断推动一批 " 工改工 " 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位于潮州路与梅县路交界的项目,按照 " 工改工 " 升级改造的有关要求,将该宗用地由政府主导带方案公开出让,容积率确定为 3.86,建筑面积 16.68 万平方米,专项用于战略类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设、运营。目前,该宗 " 工改工 " 用地——中玺云谷科创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在推进,项目总投资约 6.5 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 6.5 亿元,税收超 2000 万元。

" 我们选定金平区,不仅看中了金平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更看中金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 中玺(广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漫唐表示,中玺云谷项目作为金平区首宗带方案出让项目,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摘牌到落地出证不到三个月时间,真正创造了 " 金平 +" 速度。项目建成后,将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坚持项目为王

做强做大新兴产业

坚持项目为王,锚定新赛道。今年以来,金平区聚焦产业立柱架梁、平台提级赋能、项目扩容增量、企业培优增效等重点工作攻坚发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金平区推动传统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做大做强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打造绿色印刷包装、智能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四大支柱产业,引领产业集聚化发展。今年 1 至 10 月,绿色印刷包装、智能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 301.07 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 78.8%;" 三新两特一大 " 规上工业总产值 166.17 亿元,增长 8.6%,规上工业增加值 41.01 亿元,增长 15.1%。

在新能源新材料这个 " 黄金赛道 ", 作为金平区乃至汕头市新材料产业的头部企业,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快研发的步伐,在新能源正极材料、PET 铜箔化学品、碳纳米管催化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提前布局,持续发力,凭借多年来深耕专用化学品和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积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市场优势。光华科技汕头公司总经理陈雄表示,除了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在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化学品市场上的拓展,已成为公司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悉,光华科技连续 13 年在中国电子化学品领域稳居第一名的位置,相继获得 " 院士工作站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 等荣誉。

在精细化工产业链上,金平区还拥有万顺新材、美联新材、东风印刷等知名企业。事实上,金平区工业产业发展有基础、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 20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3 家,在全市各区县中多年排名首位。西陇科学、光华科技、华兴冶金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

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离不开金平区提供的优渥土壤。今年,该区还制定出台了《金平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十条》,释放多项利好政策。

据悉,围绕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布局,金平区已启动总投资额达 119 亿元的 38 个重点产业项目。下来,金平区将继续推动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做大做强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金平区委书记陈玩雪表示,金平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光华科技、西陇化工、美联新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绿色印刷包装、智能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扶持培育一批营收超 10 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 100 亿乃至 500 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建好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光明 - 金平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等产业平台,让金平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

本报记者 林奕群 郭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