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变异株 JN.1 正在世界范围内加速蔓延,我国也已出现本土病例。国家疾控局 15 日发文称,截至 12 月 10 日,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 7 例 JN.1 变异株。该消息使 JN.1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
JN.1 变异株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有哪些不同?传播速度和致病性如何?对国内正在经历的呼吸道感染高峰有何影响?是否会在我国引发新一轮流行?
针对上述问题,中新网采访了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和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
JN.1 变异株已在多国传播
不排除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卢洪洲向中新网介绍,JN.1 突变株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BA.2.86 的亚分支,与 BA.2.86 相比,JN.1 变异株受体结合区域(RBD 区域)具有一个额外的 L455S 突变。最近的研究发现,JN.1 突变株的 L455S 突变进一步增强了其免疫逃避能力。
全球监测结果显示,进入 11 月,BA.2.86 特别是 JN.1 亚分支的全球占比增速明显加快,已成为部分国家的优势流行株之一。截至 12 月 10 日,全球至少有 40 个国家 / 地区监测到 JN.1 变异株。12 月 19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 JN.1 变异株单独列为 " 需要留意 " 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世卫组织表示,目前 JN.1 变异株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的额外风险较低,但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可能会增加许多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应对呼吸道感染的负担。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 12 月 17 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目前 BA.2.86 变异株在我国报告序列中的占比非常低,但输入病例的序列占比自 11 月以来增加较快,增长趋势逐渐与全球趋同。
△变化趋势。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科普文章也指出,虽然当前 JN.1 变异株在我国流行水平极低,但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 JN.1 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专家称今冬仍需警惕新冠反弹
对呼吸道感染高峰影响大吗?
目前我国正处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JN.1 变异株的传入对国内正在经历的呼吸道感染高峰有何影响?会引发新一轮流行吗?
在姜庆五看来,流感的防控已常态化,流感病毒的病原变异是阻止不了的,今年秋冬季流感的发病比前三年多了些。各地积极的防控也见到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我国流感感染情况已呈现缓解的迹象,医院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和住院人数呈下降趋势。《第 49 周流感监测周报》(12 月 4 日 -12 月 10 日)也显示,该周个别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出现下降趋势。
" 我担心的是,这一波主要是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水平流行。但是根据新冠病毒以往的传播规律及流行特点,12 月下旬和 1 月份,需要高度警惕新冠病毒重新来影响我们。当前,有些国家新冠的传播远比我们活跃。" 姜庆五说,建议积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准备。
△资料图。张钰惠 摄
卢洪洲称,尽管 JN.1 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加,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JN.1 的致病性增加。此外,去年 12 月以来,新冠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原在我国一直处于共流行状态,目前我国居民普遍经历了 2 次甚至 3 次感染。已有研究数据表明,这样的感染经历能够使感染个体产生较强且广谱的针对奥密克戎不同亚突变株的中和抗体。
"JN.1 未来在我国的流行可能会造成一个感染的小高峰,从而一定程度上加重医院的医疗负担,但是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医疗资源是足以应付这种情况的,因此理论上 JN.1 不会对我国正在经历的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造成太大影响。" 卢洪洲推测道。
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
含有 XBB.1.5 成分的新冠疫苗仍有效
据国家疾控局消息,研究显示,在传播方面 JN.1 与 XBB 变异株差异不明显。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包括 JN.1 在内的 BA.2.86 变异株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我国监测数据显示,JN.1 变异株感染者均为轻型或无症状。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含有 XBB.1.5 成份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 JN.1 变异株有效。
卢洪洲介绍,目前我国一共批准了 5 款包含 XBB 突变株组份的新冠疫苗,包括重组蛋白疫苗、mRNA 疫苗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
他表示,尽管最近的研究发现 JN.1 突变株的 L455S 突变进一步增强了其免疫逃避能力,对 XBB.1.5 突破感染诱导的体液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能力,但已有数据也表明疫苗接种能够显著提高抗体产生的速度以及强度,为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因此接种疫苗依然是必要的。
△一位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周利朔摄
姜庆五也指出,接种有效的疫苗是控制传染病传播及保护人群的有效措施,应该积极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尤其是儿童与老年人的预防接种。有条件的地区与行业,可以推进流感疫苗的免费接种。
此外,以往一些有效的人群控制措施应积极倡议,如外出回来后洗手;在疾病流行季节,室内的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内提倡戴好口罩;医疗及公共卫生等部门加强防控与监测;卫生监管部门做好发热门诊的管理,发病信息的分析与及时公布。
" 尽管新冠的致病性在减弱,但仍需高度重视对老年人的防护,将最有效的疫苗推荐给老年人群。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季节已经到来,医疗与公共卫生部门要做好技术与物质的准备。" 姜庆五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