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0 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克新民村,震后设置的临时安置点里,90 后小伙马洋洋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热火朝天忙碌着。为了给受灾村民送上一碗热面,他们已经连续奋战超过 30 小时了。
1994 年出生的马洋洋是甘肃定西人,现在在临夏做餐饮生意。" 我们是从昨天(19 日)上午 9 点开始准备物料的,当晚 3 点(凌晨 3 点)到这边开始忙活,整整一宿没睡觉。" 马洋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早上 6 点开始,他们就给村民们准备早饭了。因为安置点人太多,早饭刚结束,就得接着准备午饭。
据马洋洋介绍,积石山县 6.2 级地震发生后,他原本是打算购买方便面送到灾区,后来考虑到实际情况,他觉得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才是村民们的 " 刚需 ",对于大家来说,或许也更具关怀意义。" 所以我号召所有的加盟店一起,到灾区来做志愿者,为受灾老乡出一份力。我们现场一共有 10 个人,都是 90 后和 00 后。"
说干就干,一切准备就绪后,借用村民门口的一席之地,马洋洋等人架起炉灶,伴随着隆隆的发电机声响,一碗碗热气腾腾面条就出锅了。他说:" 我们不仅为村民免费提供吃的,还提供给前来救援的消防员和蓝天救援队队员。到今天(20 日)下午 3 点,我们已经用掉了 600 斤牛肉、6 袋面粉,估计一整天下来,得用到 15 袋面粉,超 1300 斤牛肉。"
克新民村安置点里,马洋洋和他的小伙伴们太忙了,他们似乎早已忘记了疲惫。" 不敢休息啊,这么多人,能让他们每人吃上一口热饭,我们就是再累也值得。" 安置点的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摘菜、洗菜、洗锅,切肉、捞面 …… 大家忙碌而又有秩序。
据了解,此次地震发生后,像马洋洋一样用他们的 " 专业 " 能力支援灾区的餐饮从业者,还有很多。很多临时安置点里,都有各种面香味传出。一碗热面暖一颗心," 做到大家不需要了,我们再走 ",马洋洋的这句话,也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现代快报 + 记者 谢喜卓 施向辉
(校对 李凯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