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持续推进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事,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今年以来,贵阳市 " 强民生 " 指挥部、贵阳市督办督查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督办调研组,分赴大街小巷、社区院落,督办调研 " 一圈两场三改 " 情况。"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随行调查,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桥面排雨孔,爱 " 咬 " 路人脚。经 "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督促,乌当区有关部门为新九学校附近桥面的排雨孔加装雨箅子,并对行人加强引导,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学校附近,桥面坑洞爱 " 咬脚 "
近日,乌当区新九学校的学生家长沈先生向 "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反映,新九学校门口连接新光路的一座桥两侧有多处坑洞,学生及家长经过易误踩到坑洞,导致崴脚。
" 新九学校是一所小学,低龄儿童较多,且大多数都是由家里老人负责帮忙接送,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期,过桥的人多,有不少家长和学生被桥面的坑洞崴倒过。" 沈先生告诉 "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为保障家长和学生的安全,希望相关部门将桥面的坑洞尽快填补。
▲市民反映桥面的坑洞
桥面有 4 处洞,存在人车混行现象
接到沈先生的反映后,11 月 13 日,"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前往现场看到,市民反映的桥长约 20 米、宽约 5 米,连接生活桥路和新光路,是通往新九学校的车行道,桥面两侧靠近护栏位置分布有 4 处约成人一脚宽的坑洞。
工作组观察发现,为了便于行人安全通行,该座桥平行两三米的地方,修建有专供人行的桥面,但仅有少部分行人选择由此通行。
" 因为上下学高峰期来往行人较多,专供人行的桥较为狭窄,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和避免拥挤,大多数都会选择走人车混行的桥。" 家住附近的徐女士告诉 "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行人为了避让车辆,加之人流量较大时,很容易忽略脚下的坑洞,导致崴脚或被绊倒的情况发生。
经过协调,相关部门加装雨箅子
11 月 17 日," 融媒 + 督查 " 工作组将现场情况反馈至乌当区督办督查局,建议他们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整改措施。
经新光路街道办现场核实,该处桥面两侧的 4 个坑洞为排水孔,若进行填补,易造成雨天积水。11 月 23 日,新光路街道办向工作组反馈,为在保障市民安全通行的同时,也有效发挥桥面排水功能,已对排水孔加装雨箅子。
但是,工作组 11 月 27 日现场回访时却发现,桥面的排水孔并未安装雨箅子。经工作组进一步核实了解,此前安装的雨箅子因安装不牢固,导致全部脱落。
▲ 12 月 15 日,部门反馈已重新加装雨箅子
经多方协调,乌当区市政设施管理所于 12 月 15 日安装不易脱落、质量较好的雨箅子。新光社区居委会书记罗大芬表示,在上下学高峰期时段,新九学校的老师和执勤交警一直在对学生家长进行引导,让他们选择走人行的桥,今后社区居委会也会加强引导,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培璐 刘欣宇 刘智智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