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些年,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尤其舍得修建大大小小的公园,让东南西北的人民群众一出门就能享受到休闲,感受到舒畅。
作为一个爱胡逛的人,西安的公园我不敢说去过上百家,二三十个绝对还是有的。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园里,我最喜欢沉浸其中的,莫过于几处唐城墙遗址公园了。不仅仅是因为其闹中取静,进出方便,更是有一种实地感悟大唐的穿越感。想着自己走着的地方,就是当年大唐长安的城墙,然后不由得将不同的唐城墙遗址公园脑补成完整的一圈,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一个宏伟、气派、有容乃大的大唐长安城,便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前日,又一次走进了怀念已久的唐延路唐城墙遗址公园。
即便是凛冽冬日,公园里依然呈现着满眼青翠的盎然生机。又因为天冷的缘故,休闲锻炼的人并不多,倒更显出清净悠远来。本来只打算走上两三个街区的,难得到这一趟,那就干脆从南边的丈八路一直走到北边的科技路吧。
刚开始走的是公园东侧的那条小径,过了一个马路后,往南边继续走了有二三百米,突然冷不丁就路断了。好好的路,毫无征兆地被一块施工挡板给截断。再一看前面数百米都在施工,横一板竖一板地,稀稀拉拉地将路的侧面也包裹起来。估计很多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被挡住了去路,因为挡板旁边的草坪上,已经被踩出来了一条灰白色的土路。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
好吧,那我也就走这条人多踩出来的路。
从人多踩出来的路继续往北走,快走到马路的时候还是走不动了,施工围挡围住了整个草坪。这时候,这条踩出来的路自然而然地向西边拐去,拐到了公园正中间的那条水泥路上。
为了防止在东边的小径再次遭遇拦路虎,过了马路后,我决定选择走公园西边的小径。
果然,这条小路一路顺畅,我也更加步履轻盈,走完了一段公园,走过了一条马路,又走完了一段公园,又走过了一条马路 …… 眼看着下一条马路就是科技路了。路边的指示牌也显示,距离公园北口的北广场,就剩五百多米了。
胜利在望,大步前行。转过一个公厕,再走二三百米应该就到了。
然而,转过这个公厕,沿着蜿蜒小径往前刚走了三五十米,咔,一个墩子,毫无征兆地矗在眼前,挡住去路。
这片施工区域的旁边草坪上貌似也有踩踏痕迹,但并不是特别明显,我自然不好意思做先行的踩路人,只好原路返回。还好往回走三五十米,也就是公厕的旁边就有一条拐向公园中间水泥路的岔路。
绕回到中间水泥路上后,我边走边想,这施工方,为什么就不能在岔路口提前立一块牌子,提醒前面占道施工,让行人游客提前绕行呢?
占道施工没有问题,别说占的是公园里的步道,就是大马路还不是说占就占了,这也是为了城市建设需要,大家都能理解。只是,非要人走到跟前了才发现无路可走,就不能将提示的牌子,往前挪一点吗?
唐延路唐城墙遗址公园里有东西中三条平行的南北路,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路将这三条南北路串联在一起。如果前方有施工,完全可以将提醒绕行的提示牌立在岔路口,也好让行人提前绕到别的路上去。
公园北头的这片施工区域,挡路牌距离南边的岔路口也就三五十米距离,行人走到这里被挡住了还能往回返走岔路绕行。而南边的那片施工区域,挡路的牌子距离更南边的岔路口少说还有百米,这时候,也就难怪大部分行人都不愿意走回头路去绕行,而是生生在草坪上踩出来一条路。
不管是距离岔路口三五十米还是一二百米,不能在岔路口提前立一块提示牌,其实都是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意识的不足。显然,不能指望行人老远就看见这里搞围挡了,因为公园里的路本身就是曲径通幽,又有树木绿植的掩映,行人很难早早发现 " 此路不通 "。公园里的草坪被踩踏成了路,更不能单纯的归咎于行人的素质,如果有好好的路可以走,如果早早提醒了请君绕行,谁愿意踩在草土地里,不是粘泥,就是吸灰。
路突然就不通了,倒霉的不仅仅是草坪,行人原本的舒爽心情,也会跟着戛然而止。尤其是走着走着突然 " 此路不通 ",走着走着又突然 " 此路不通 "。
本来,这只是小小一块提示牌的事。
一块小小的的提示牌,折射的是细心、精心、贴心。反之,少了这一块小小的提示牌,便成了粗放、任性、爱咋咋地。
接连突然遭遇了两次 " 此路不通 ",我脑海里本来很热闹美好的大唐长安盛景都变了画风,瞬间变成了大唐王朝在两次 " 此路不通 " 后的一片狼烟。辉煌的大唐长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云诡谲的马嵬驿和朱温火烧后的狼藉长安。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