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武汉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今天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上,与会专家、企业家信心满怀,纷纷表示将坚决扛起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责任,把科技创新 " 关键变量 " 转化为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 最大增量 "。
科教实力雄厚,是武汉创新发展的显著优势。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武汉大学始终肩负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在空天科技研究尤其是北斗建设和应用中取得了先发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大将继续全力支持以北斗导航为核心的空天信息领域研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校长 张平文:武汉大学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北斗产业全链条创新的生态体系。形成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的时空信息全链条的生态;支持以北斗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物联网、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不断迭代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市落地转化,为武汉打造成北斗规模化应用先行地和全国北斗产业发展高地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光谷实验室主任尤政表示,武汉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将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部署,全力以赴谋划推动争创光电子国家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湖北光谷实验室主任 尤政:创建光电子国家实验室,将不断加强光电子技术战略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促进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由 " 独树一帜 " 到 " 国际领先 " 的重大机遇。华中科技大学将矢志不渝推进光谷实验室朝着国家实验室的目标迈进,始终不竭为推动 " 武汉 · 中国光谷 " 建设成为 " 世界光谷 " 贡献力量。
自去年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强力高位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在汉 " 国家队 " 纷纷表示,将继续扎根武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更多急需人才,解决更多技术难题,共同推动武汉创新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鲁国庆:中国信科集团将进一步扎根武汉,强化创新驱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突出解决一系列技术短板和 " 卡脖子 " 等技术瓶颈问题。
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 袁志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 " 四个率先 " 和 " 两加快一努力 " 的目标要求,履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深入实施 " 率先行动计划 " ,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武汉科技创新事业的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做好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发挥创新平台优势等方面的工作,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力推科技自立自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张顺茂: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大厦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之上,只有掌握了自己的根技术和基础平台,才能把科技创新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目前华为携手武汉云及武汉大学、华科共同建设武汉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旨在打造自主可控和安全可信的根技术、人才体系和实操的能力。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东升: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除了北京、上海外,武汉完全可以和全国其它的城市比肩。未来,我们成立的两个双千亿基金,将持续支持武汉在科技与大健康领域的创新,推动新技术突破,置身新赛道,领航新产业,为武汉在全国建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科大讯飞华中公司副总经理 尚上:我们在 2020 年把华中总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以及华中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户到武汉经开区 。今年主要还是依托于我们在湖北打造的一个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去进一步赋能场景应用,持续为科技创新做孵化。
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晗蕊:在习总书记 " 四个面向 " 最终能够落脚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角度,我们会继续发挥我们在武汉市区域底层战略支撑的作用,不断地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新药的创新创制、源头发现,在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全球人才和团队引进,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我们自己的一份作用和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