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2-25
【金融棒棒糖】“钢铁侠”!中航工业特批!西工大36岁博士获亿元融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相信大家都看过《钢铁侠》,那套无所不能的 " 战衣 " 令人称奇,不过这离我们还比较遥远,比较近一点的是《明日边缘》中,汤姆 · 克鲁斯穿的 " 机甲 ",那也是战斗力爆棚。无论哪一种,其本质都是机器与人类的结合,专业术语就叫 " 外骨骼机器人 "。

而今,在 " 攻坚 " 六年之后,陕西首家本土外骨骼机器人已经浮出水面。

11 月 23 日,中航工业旗下中航创世完成了亿元 B 轮融资,陕西金资、青实资本、沣西投资等跟投,这成功引发了棒棒糖的兴趣。

01

中航创世:源自一场内部大赛

成立于 2017 年的中航创世,全称为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是中航工业 " 特批 " 成立的首家专注于康复医疗和军民融合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新兴高科技企业。

其主要定位于打造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领域的三款核心产品,公司 70% 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在股权架构上,我们发现中航创世为中航工业三级子公司,第一大股东(中航机载)与创始人团队基本持平,既见重视,又显独特。

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其诞生却显得有些 " 偶然 "。

▲图:贺琛博士

这就要提到该公司的创始人——贺琛,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贺琛出生于 1987 年,18 岁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博士,在西工大一待即近十年。

2014 年,贺琛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入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入职后正赶上中航集团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但比赛要求十分独特:" 参赛项目必须与工作无关 "。为何会有这么一个独特要求,相关人士介绍说是,这主要是为了规避职务成果的界定问题。

贺琛此时想起自己博士期间曾做过一个外骨骼机器人项目,于是将其改造成 " 医用机器人项目 " 参赛,结果在上千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冠军。

彼时,外骨骼机器人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但贺琛受到集团支持鼓励,决定下海创业,这才有了首家陕西本土外骨骼机器人。在事实上成为 " 三项改革 " 的早期实践者。

此后,贺琛对国内机器人市场展开了为时两年的调研,最终选择了从智慧康复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入手。

" 我国康复行业起步晚,整体基础较差。" 根据贺琛团队的调研,不少医院的康复设备采购列表中,中低端产品占比高达 70%," 在 2016 年的时候,很多医院的康复产品还停留在木楼梯、PT 床等基础工具阶段。"

▲图:中航创世的三类核心产品图例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埃斯顿、璟和机器人、大艾机器人等均进入此列,但市场整体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在 A 股亦仅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伟思医疗(688580)和翔宇医疗(688626)。鉴于此,陕西金资基金经理袁青青表示:

中航创世有点 " 降维打击 " 的意思,原先用于飞行控制的相关科技成果,用于康复机器人会更加精准。

02

巨量前景:本土基金扎堆入驻

万马奔腾之中,明确提出要做军用机器人的,中航创世是为数不多的一家!

其实,外骨骼机器人最早就是来源于军事领域。早在 2000 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增强士兵体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提出了 " 外骨骼机器人 " 概念,以帮助使用者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负重能力更强。

▲图:美国雷神公司推出的 XOS 2

在美国的探索中,雷神公司曾推出的 XOS 2,士兵可轻松将 90 公斤重的重物举起几百次,却不会感到疲劳。有测算说,穿上 XOS 2 的士兵可以相当于此前 3 个士兵。

2015 年 7 月,中国兵器集团 202 所研制的一款国产单兵外骨骼在的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亮相,额定负荷为平均平地步速为 4.5 公里每小时,平地行走续航里程为 20 公里;该新型外骨骼若装备部队,可提高高原部队的单兵负重量,提升单兵侦查能力,可执行高原单兵巡逻、山地单兵巡逻、跨越障碍等任务。

显然,这是一个巨量市场。

而在工业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均已经实现落地,代表性企业有傲鲨智能、迈宝、铁甲钢拳等企业。对此,中国邮政对此深有体会,他们曾测算:配送中心的分拣搬运成本约占 90%,直接参与分拣操作的人力占 50%,同时配送中心作业时间的 30%-40%更是被分拣作业时间所占。在穿戴外骨骼后,工人的能耗节省率可达到 50%-60%。

研究机构 The Insight Partners 于发布的报告指出,2021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市场规模为 10 亿美元,到 2028 年有望达 42.2 亿美元,外骨骼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面对这一场景,陕西金资基金公司总经理万程对这一项目的评价是:在技术链到产业链的延伸上,中航创世将康复领域的技术积淀应用在单兵外骨骼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很强的业务延展性。

正基于此,陕西对中航创世 " 偏爱有加 ",共有 5 家本土创投 " 现身 ",总的持股比例达到 22.89%。如若穿透,更显得热抢。

例如安军融电子卫星基金,背后就站着海通证券、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秦创原两链融合基金,则由陕西金资、省政府引导基金、沣西投资组成。其中我们少有关注的 " 西安高科西科赋能基金 ",其发起人更是令人意外,均是传统地产公司。

03

医疗科创:渐有崛起之势

写作此文时,我们注意到本土创投与医疗产业之间正在热烈互动,借此机会,我们为读者梳理如下——

1:历史:兑现闭环效应

2014 年 11 月,陕金控旗下陕西省新材料高技术创投基金出资 2000 万元受让康惠制药(603139)143.24 万股,3 年后康惠制药成功上市。2020 年 10 月,高新金控旗下西高投以 64.76 元 / 注册资本的价格增资新通药物,目前该公司已顺利过会。

2:研发:偏好首创优势

交大一附院贺大林教授创立的蓝极医疗,研发了全球首台蓝激光激光手术系统,中科创星、一八九六资本、曲江金控、陕投成长等资本一路涌入。大医集团拿下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伽玛刀产品制造商及服务提供商之后,西安常青资本、陕西高端装备制造基金、西安敦成投资等迅速加注。

3:产业:初现龙头带动

巨子生物(02367)对西安医美行业的刺激作用已形成普遍共识,其唯一一轮上市前融资堪称豪华,详见《高盛、中金领衔!60 亿融资破纪录!巨子生物启动赴港上市》。与此同时,传统巨头也向资本打开了通道,如陕药生物 2023 年 4 月募资 6000 万重启疫苗研发,详见《" 中药 " 一统陕西?省属国企募资 6000 万 " 重启疫苗 "》。

4:政府:开启医工产业联盟

11 月 8 日,陕西医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在入盟名单中,显著出现了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成长性企业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陕西关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已经传递出资本正在抢先布局的态势。

5:机构:分化意图积极

2019 年 10 月,在中国独家多功能多肽药物领导者麦科奥特 1.15 亿元的 Pre-A 轮融资中,陕投资本旗下君盈成长基金即参与投资。陕投成长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佳的投资理由是:生物医药算是陕西的一个 " 短板 ",尤其是创新药领域,但这一定是未来产业的战略高地。

在众多机构密集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方向时," 产业补短板 " 其实也是 " 创投要分化 " 的大背景,陕西创投也确实需要进入更深层面的 " 赛道细化 "。在金融棒棒糖目前有限的观察中,陕投成长作为陕投集团旗下重要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管理规模超过 60 亿元),已经将生物医药视为 " 主赛道 " 之一。

▲图:陕投成长基金近年来投资的省内外医疗科创项目

通过上图可知,在 2019 年仅有 1 单的基础上,2022 年投下 5 单,2023 年仍然保持了 5 单的规模,尽管大部分项目在外埠,但这种对产业研究的积累,以及对上下游的理解,一定会回馈到对陕西项目的挖掘之中。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机器人 钢铁侠 外骨骼 中航工业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